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09-1-3 05:00:08

      [推薦]中國傳統節日的冷清是無法改變的

        端午節到了,您吃粽子了嗎?中秋節到了,您吃月餅了嗎?元宵節到了,您吃元宵了嗎?

        什麽時候,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只剩下吃了?雄黃酒是戲裏面的白娘子喝的,繡香囊是大觀園裏的林妹妹剪的,門前插艾蒿更是沈從文小說裏寫的,它們都和現實中的端午節格格不入。若幹年後,吃著麥當勞和批薩餅長大的孩子們或許會羨慕:過去的端午節除了劃龍舟,還有那麽多有趣的細節?

        冷清的不僅僅是端午節,冷清的是所有中國傳統節日,包括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君不聞:大江南北同聲歎:越來越沒年味了!

        中國傳統節日逐漸變冷的同時,西洋節日卻一年比一年紅火地鋪遍了神州:情人節的玫瑰花兒、母親節的康乃馨、萬聖節的小巫女和聖誕節的禮物,一個都不能少。于是人們開始問了,爲什麽傳統節日越來越冷清?于是人們開始呼籲了: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怎麽保護,卻沒有答案。

        爲什麽沒有答案呢?爲什麽在一年年保護傳統文化的呼籲聲中,傳統節日依舊逐年冷清下去?皆因時空不同,人們的生活形態和信仰都不同了啊!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內容,那就是“祭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明確的指向性和祭祀對象,或天地、或鬼神、或祖先。在祭祀的同時,節日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團聚。然而在交通與通訊發達的今天,團聚相對于農業社會來說,實在是太容易了。

        今天的人們早以失去了對天地的敬畏,科技的進步更證明了鬼神和靈魂的子虛烏有,當祭祀的指向性消失時,中國傳統節日的對象也消失了,承載著傳統節日內容的形式與風俗,也就失去了魅力。一個不相信萬物有靈的民族,如何去虔誠地敬畏天地?一個相信人死如燈滅的後代,如何去祭祀沒見過面的列祖列宗?于是,立足于傳統信仰的中國傳統節日僅剩下了一個空殼般的日子——當這個日子來臨,以食爲天的人們除了吃一些應節的食品,還能幹什麽呢?

        對于西洋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紅火,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給死去的人過的,天地也好,祖先也罷,都是看不見的,在一個眼見爲實的年代裏,人們無法再將感情付給那些無法回報的神靈。西方的節日,則是給活著的人過的:情人節、母親節、複活節和聖誕節,收到鮮花和禮物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付出情感的一方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付出,給他人帶來的幸福,這讓人們的情感落到實處,看得見摸得著。現代化令到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的同時,人們渴望著表達、溝通與關懷,而節日——是一個多麽響當當的理由:我思念你!需要著你!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的主体都是人,人们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当生活的内容、形态与信仰发生改变时,节日的改变无可避免,这是无法保护的。(文/ 星岛环球网 扫红)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09-1-3 05:03:23

      本文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了中西方節日的區別。

      最主要是把中西方節日的主題分析到位。中國節日的給天地祖先過的,西方節日是給活著的人過的,這個區別很重要!

      各位看官可以討論討論!

      月亮走我也走 发表于 2009-1-3 06:41:23

      明天臘八吃臘八粥。
      可好吃呢!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09-1-3 07:18:23

      南方好象沒有這個習慣吃

      知道這個節,看來你又要寄過來給我了!

      baosheng 发表于 2009-1-3 18:40:52

      端午還早呢!樓主。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09-1-3 22:05:02

      以下是引用baosheng在2009-1-3 10:40:52的发言:
      端午還早呢!樓主。



      我沒說端午呀!端午節全國好象都有過這個節日的習慣!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薦]中國傳統節日的冷清是無法改變的

      HoME开心激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