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花富民二重奏
一位是女支部书记——王增欣,她带领村“两委” 班子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为民办事;一位是在北京搞建築的女企業家——孟喜姑,她熱愛家鄉,熱愛公益事業,多次捐款建設家鄉;
村黨支部書記、建設行業的女企業家,兩個完全不同的職業崗位,是爲家鄉發展的共同信念讓她們有了交往,由此也演繹出了一出改變家鄉面貌、發展致富鄉親的二重奏。
姊妹花富民二重奏
本报记者魏登峰王建章 通讯员鹿瑞超
女书记为民情深
1999年10 月,因为村委班子涣散,村集体经济欠账很多,41岁的王增欣被村民们推上了河北省定州市杨家庄乡东马寨村村支书的岗位。此后,乡亲们再也没有让她下来过,连续四届当选,并直到现在。是什么力量让乡亲们这么信任这位女书记?
七月流火,北方已漸漸沒了酷熱,記者在東馬家寨村委會辦公室見到了王增欣。初看上去,她是位極普通的農村婦女,穿著深藍色的西裝,梳著齊耳短發,方方得臉龐有些黝黑。可當你的眼神與她交彙,就會發現她的眼神中時時透著堅毅、果敢、信心,她全身上下幹淨利索的傳遞著一種無往不勝得信念。而談話間得從容、睿智,對村內情況的了如指掌、連任四屆書記期間克服的種種困難和對新農村建設的清晰思路更讓人歎服不已。
東馬家寨村有2203畝地,608戶村民,2448人,村民以種植大田作物爲主要經濟來源。地少人多是這個村得基本情況。1999年,村“兩委”班子癱瘓,村內事務無人管理,村內集體欠部分村民的錢,村民欠村裏得“三提五統”款,村裏道路泥濘難行,群衆怨聲載道,東馬家寨村成了楊家莊鄉得頭號“老大難”。當時的王增欣是村支部副書記,在1999年的換屆選舉工作中,當選爲村支部書記,王增欣經過深思熟慮,挑下了這個重擔。
上任之初,最困難得是理清債務,理順人心。王增欣帶領新成立的“兩委”班子,經過幾天幾夜得研究,拿出了成熟得方案。該村有8個生産對,他們決定分片理順,先從1、2隊開始召開村民會議。開會前,他們透徹地分析情況,做足了充足的准備,開會時,對跟村內有債務糾紛的村民,一筆筆對賬,對清除後,先還清集體欠村民得錢,再來算村民欠集體的錢。民主、集中、透明、公開,1、2隊得債務問題成功地得以解決,這讓他們掌握了經驗,順利地理清村內所有得債務。村民們的態度由毫不關心、冷眼旁觀開始變得願意關注村裏得事情,第一步走得艱而難,但是王增欣走穩了,走對了,她給村民傳遞了信心和希望,給工作的開展打了個漂亮的開局。
理順了關系,下一步就要辦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村內的小學校舍容納了200多名學生,1966年蓋得校舍,年久失修,被教育局定爲危房,再不翻蓋,一旦坍塌,後果不堪設想。2001年,王增欣和班子決定先翻蓋校舍,幾十萬元的工程預算,對于剛剛清理的村集體經濟元氣剛複,村集體只能拿出5萬元,危房改造款上級有政策,可是蓋好了樓驗收後才給錢,讓村民集資?大家現在都大處于觀望態度,估計這個方法、也不會成功的。剩下的錢哪裏來呢?王增欣愁得幾天吃不下飯眼見著就老了許多。這時,她想到了搞建築的朋友張占軍,先說動他墊資蓋校舍。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王增欣的腦海裏形成了。她開始做張占軍的工作,先說動他墊資蓋校舍,張占輝開始不同意,因爲村裏還欠了他多年的修路款5萬元,再讓他墊資,他怕打了水漂,王增欣一趟趟地去找他,甚至拿自己家的財産來擔保,張占軍被他的執著感動了,他終于同意了。張占軍說:“我相信你,憑著你的責任心和這股幹勁兒,我不怕你賴賬!”他墊資27萬元蓋了第一幢教學樓。新樓蓋好後,王增欣多方協調,找單位驗收,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的支持,由于她的積極奔走爭取,危房改造款,東馬家寨小學爭取了60萬,這是定州市獨一份。有了錢,第二幢教學樓馬上蓋起來了,學校環境煥然一新,看到孩子們坐在幹淨明亮的新教室裏學習,王增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2年,在翻蓋新校舍的同時,王增欣開始著手修建村南的孟良橋,孟良橋是通往村外的主幹道,年久失修,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群衆反映很強烈,王增欣發揮不怕吃苦的精神,多方協調水利局投資4萬元爲村裏修建了新橋,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清欠、翻蓋新校舍、修建孟良橋……件件事情,群衆看在眼裏,感動在心上,他們徹底抛開了心中的疑慮,主動找到王增欣,爲她出謀劃策。村內“兩委”班子團結一心,王增欣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2002年8月,在修繕村內烈士紀念塔的時候,村民紛紛捐款,重修了烈士陵園,使其成爲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女老板爲鄉親情意久長
王增欣一心爲民幹實事的事感動了一個人,她就是北京房亞信地産有限公司懂事長孟喜姑。東馬寨村是生她養她的故鄉,在北京發展多年的孟喜姑對家鄉有著不舍的情懷。她常說:“家鄉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無論我走的多遠,飛的多高,永遠扯不斷系在我身上的那根線,我想爲家鄉做一點事情,來回報家鄉的養育之恩,這是我多年的夢想.”
看到家鄉在王增欣的帶領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堅信王增欣是一個爲民幹事的好書記,她主動與王增欣聯系,要爲家鄉做點事,王增欣抓住機遇把村裏的情況都詳細地介紹給她,把自己的工作思路與她溝通,兩個懷著改變家鄉面貌、讓鄉親們早點富起來同樣理想的人終于走到了一起,她倆決定爲家鄉發展出力獻策。
爲建設家鄉、致富鄉親出錢孟喜姑從不吝啬。當看到村小學校新建成的教學樓、教室裏壘上了土爐子,她當即決定出資8萬元,爲學校安裝取暖設備,讓孩子們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看到馬家寨村街道依然是土路、老百姓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情況,她又一次性出資60萬元,硬化了村裏的大街小巷近5000米,方便了群衆出行。爲了豐富老百姓業余生活,改善村民素質,她又出資10萬元建成文化活動廣場一座,出資5000元購買了娛樂器材,使群衆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看到馬家寨村的孩子不能在自己村內上幼兒園、家長每天接來送去、天氣不好送孩子更困難的情況,孟喜姑又拿出了30萬在馬家寨村的基礎設施面貌,爲建學校、修橋、築路、硬化村內街道、美化村內環境等用去近200萬。
孟喜姑說:“是王增欣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感染了我.”在修好村內小清河上的危橋後,孟喜姑曾提出給王增欣3萬元購置一套新家俱,王增欣死活沒答應,她的堅決態度讓孟喜姑敬佩,孟喜姑建設家鄉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王增欣和孟喜姑又規劃了東馬寨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新民居建設要先行,談及此,王增欣信心滿懷:“我正在規劃在村外置換500畝地,建6層樓的小區,這些錢全部由孟喜姑來投資,將來建成後,讓全村人都搬進去,縮小城鄉差別,改善居住環境,讓農民也過上統一供暖、供水的生活,相信建好後,我們的生活比城裏人還要好!”
王增欣的腳踏實地、一心爲民爲她贏得了百姓的尊重和信任,在今年的換屆選舉工作中,王增欣和她的班子又順利當選,這次,王增欣已經是第四屆黨支部書記來了。孟喜姑熱愛家鄉的無私情懷也被村民傳誦,鄉親們都說他倆是致富路上的姊妹花。而今的東馬家寨村,班子風氣正,村民人心齊,村內面貌煥然一新,街道平直整潔、綠意盎然,煥發勃勃生機,全體村民正在沿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寬闊大道奮進。
姊妹花富民 綠意盎然 女老板爲鄉親情意久長
姊妹花富民二重奏
聯合一雙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