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憾的是去世早了些。
貼子不錯支持一下 {:soso_e100:} 開會了,範氏宗親的人們。
範學文化研究之五
成 德 军
在范仲淹文化研究中,涉及到其父亲范墉为三军掌书记,三军中的成德军就在我们河北省内,但是历史记载很少,我作为范仲淹的后裔,作为河北省范氏宗亲联谊会的负责人,有义务将成德军这个已经消失几百年的机构弄清楚,尽量给范学文化热心者、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于是2007年4月10日,.我专程来到成德军的驻地—河北省正定县调查,作大概的叙述。
成德軍是唐玄宗開元14年(公元726年)皇帝李隆基爲了對付北方匈奴(蒙古人)對中原虎視眈眈、躍躍欲試,對中原的侵略所置的一支精銳、強悍的部隊,是唐朝、五代、宋朝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也是國家的預備隊,這支部隊以當時最機動的馬隊爲主駐紮在中原的北大門的第二道門—北方重鎮鎮定府西門外,占地250畝(今正定縣成德街以西),組建初期的成德軍名叫恒陽軍(正定始稱恒州),唐代宗元年(762年)李豫皇帝改爲成德軍(取成人美德之意);五代後唐天福7年(942年)石敬瑭將成德軍改成順國軍;五代後漢天福7年(947年)劉知遠將順國軍恢複爲成德軍。幾百年來,名稱改來換去很多次,不論怎麽改變,也不論叫什麽名稱和番號,有一條始終沒變,這就是兵馬編制、防護地域、軍務政務、軍容軍紀、實戰能力始終是全國第一流的軍隊,有著全國第一流的裝備,第一流的戰鬥力,維持著河朔(黃河以東、以北)地區安甯,面對著國家的頭號對手—匈奴,守護著國家的北大門,監視著北遼動向,成德軍的守護警備範圍是恒州(正定)、冀州、深州、趙州,戰線長達數百裏的冀中平原一帶,其指揮機關在正定西門之外,成德軍的最高長官是節度使(司令員),其次是節度副使(副司令員),節度(司令部)掌書記(參謀長)、節度推官(紀檢法律主任)。一般的軍不配備掌書記,只有極爲重要的有戰鬥任務的大軍才在必要時斷斷續續的配備掌書記。
範仲淹的父親範墉從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正月三十日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臘月初八日,曾在成德軍任節度掌書記,共2年10個月零8天,在此期間,範墉抽調3000名士兵參與了隆興寺觀音大悲閣的修建。在成德軍任過節度掌書記的有邵真、韓定辭、範墉,史書記載僅三位。
几百年中,任过成德德军节度使(司令员)的有李宝臣、李惟岳、王武俊、王士贞、郭崇韬、刘瑾、王庭凑、王承定、王远达、王承宗、王瑢、安重荣、张忠志、韩令坤、张掞、杨崇勋、田重进、李继捀、钱维治、郭守文、郭崇、咎居润、刘继颙 、韩琦、李崇距、曹彬、李汉琼、张存、高琼、田弘正、牛元翼、王承元、张文礼、李遵来、蔡京、王建立……
這些節度使當時均加上“太尉“官職,爲一品官待遇,可見成德軍節度使的級別之高,他們在任上去世的都葬在正定縣城北15裏的木莊村附近(從前叫壽陽崗),離縣城8裏的教場莊就是當年成德軍練兵布陣檢閱的地方。
成德軍節度掌書記是朝廷命官,是很重要的一個崗位,是國家和軍隊的高級指揮官,相當于現代北京軍區參謀長的職務,這個職務是由樞密院(中央軍委)直接任免管轄、調動的,其俸祿標准爲月俸20貫,另外還有職田米、茶湯錢、廚料、炭薪等幾項補貼,加起來是十分可觀的,請與其它官職對照一下就能更明白,同時的一個縣令(縣長)的月俸是10貫,而且沒有其他補貼,三班之頭(科局長)的月俸是7貫,衙役(科員、秘書、辦事員)的月俸僅5貫。掌書記的任免權在中央軍委,有時還須經皇帝批准。範仲淹1041年在任永興軍節度使,欽定征西大元帥時,急需要一個掌書記,他沒有權力來任命,那時範仲淹就有《舉歐陽修、張方平掌書記狀》向仁宗皇帝舉薦,請求皇帝批准。
960年,殿前檢點趙匡胤領歸德軍征北,在陳橋驿由歸德軍節度掌書記的趙普就一手策劃指揮軍事嘩變,使趙匡胤黃袍加身,謀取皇位,如果節度掌書記是個無權的微職的話,趙普這個掌書記怎能策反大軍成此大事呢?對成德軍有一個粗淺的初步的認識,請正定的父老鄉親給予指正。
(筆者:範祥科系範仲淹第35世孫,爲河北省唐海縣衛生局退休幹部,通訊地址:河北省唐海縣衛生局,郵編:063200
电话:0315-8989969宅电:0315-8718123 8712582
手機:13663356906 電子信箱:fanzhongyan_35@163.com)
http://hiphotos.baidu.com/%D2%BB%D0%A6%CE%CC/pic/item/8082c95cf0269443fbf2c0ac.jpg
先祖範仲淹 千裏尋祖,赤子之心!
如果節度掌書記是個無權的微職的話,趙普這個掌書記怎能策反大軍成此大事呢? 籌備會准備的怎麽樣了
河北省正定縣依然保留
“成德街”
好呀,正定算是古城來 最好早日出點研究成果來,
范学文化研究 可真是一门学问呀
修改帖子56條,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修改帖子已經59條了,樓上這個會員人不地道,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