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fanzhongyan_35 发表于 2010-12-6 00:55:33

      范学文化巡礼之二十八 永定陵

      范学文化巡礼之二十八     

      永定陵

      永定陵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恒和李皇後、楊皇後、劉皇後之墓地,位于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
      2010年10月7日,我到這裏進行範學文化巡禮活動。是因爲以上所述這4位曆史上大有名氣的人物都與我的先祖範仲淹有著很重要的關系。
      買了門票,請了導遊,無暇聆聽導遊對風水環境的贊美詞和陳橋兵變的曆史課;亦無心細看神道兩側的五十八件石刻;也不屑一顧眼前的文臣武將、虎羊獅獸,什麽“象及訓象人”、什麽“馬與控馬官”都與我無關,催促導遊直奔宋真宗墓冢而來。
      面對宋真宗趙恒的墓冢,我不由的想起範仲淹在南京(河南商丘)爲勤奮讀書而不見皇帝的故事。
      那是1014年,宋真宗在一部分溜須拍馬、心術不正的大臣們(這其中也包括寇准)慫恿下大搞降天書、下瑞物等虛假的迷信活動,還不惜大量的財力東祭西祀活動。就是在這次東禅泰山的途中,過南京應天府(商丘市),萬人空巷都上街,夾道歡迎並一睹皇帝的尊容,當時正在應天府書院上學的範仲淹,面對這位當今天子的到來不屑一顧,面對疑惑的同學說了一句“將來再見皇帝不遲”之後,繼續讀書學習,終于第二年春天範仲淹因禮部判卷全國第一名的身份參加殿試,見到了這位真宗皇帝趙恒,在應天府書院不見皇帝的原因,史家都說是爲了抓緊這一點時間學習,我認爲不盡然,更重要的是這次皇帝的行動是勞民傷財的活動,是愚民、害民、擾民、傷民的活動,範仲淹對這種誤國殃民的行爲是深惡痛絕的,是不能支持的,也是不能捧場的,更不能參加到夾道歡迎的隊伍中去,怎麽還能怡誤自己的學習時間而爲虎作伥呢。
      面對著宋真宗的第一塊墓碑,我不由的想起曆史上真正的、真實的“八王爺”的故事。真實的“八王爺”不是戲劇中的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而是宋太宗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按照長子繼位的原則,他是理所當然的皇位接班人(此時趙德芳早已去世),由于身體有病,宋太宗感到近期治愈無望時,立第三子趙元僖(改名爲趙恒)爲接班人。可是到宋太宗病重臨死前夕,其長子趙元佐的病好了,而此時皇帝趙光義病重沒有再改立皇長子的精力了。爲了遵守國家法度和皇家的家規,以副宰相(參知政事)李昌齡爲代表的,(當時就是一位宰相呂端,整天迷迷糊糊的),包括皇後、瀚林院制诰胡旦、內侍總管都都知王承恩在內的一大批大臣都想立當今皇上趙光義的長子元佐爲接班人,天子駕崩之後,王承恩去給宰相呂端送通知,而此時呂端早已知道了朝中這一大部分人的計劃,他就采取了雞鳴狗盜之術,誘騙王承恩到其書房找一本書,他趁機將王承恩反鎖在書房中,之後,帶著部隊包圍金殿,逮捕李昌齡等一批大臣,宣布先皇趙光義的旨意,扶三太子趙恒做在皇位之上。可憐李昌齡等一批忠于趙氏王法的人物一一被貶,您們可曾知道,這個李昌齡就是範仲淹夫人的親伯父,而且李夫人就是在伯父家長大的。
      面對著宋真宗的第二塊墓碑,我不由的想起範仲淹“禮部第一未中狀元”的故事。1014年(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秋天,範仲淹在洛陽(宋朝的西京)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舉子(已取得舉人資格的人),一起參加了全國三年一度的大比(相當于從研究生中選撥國家公務員),經過數個月的判卷,于第二年(1015年)春天三月份三榜(三甲)公布定案,範仲淹爲禮部(國家教育部)第一名,按常理禮部第一名(全國第一名)就應該是狀元(第一名),可當時的制度還須由皇帝宰相目測後再排座次(有時朝廷會當場出點急轉彎式的小題目而考試),由于範仲淹斷齑劃粥的貧困生活造成的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的緣故,再加上當時的宰相寇准對南方人有偏見,有意袒護山東膠州濃眉大眼、個頭高大的蔡齊爲狀元,而範仲淹在禮部第一的成績下,遂中乙卯科第九名(與蔡齊調換了位置和名次)進士及第。這件事是在寇准的操縱下,宋真宗皇帝批准的。
      面對李皇後的墳丘,我不由的想起了幾十年時時處處與範仲淹爲敵的保守派、奸佞派、阻礙曆史前進的大權相呂夷簡爲什麽在宋仁宗趙祯皇帝面前萬分得寵的原因,呂夷簡是宋朝把持朝政時間最長的一位權相,是當時保守派、頑固派、奸佞派中的策劃者和指揮者,又是最高領導者,他及他的爪牙走狗夏竦、王拱辰之流,利用各種卑鄙惡劣手段誣陷忠臣良將,打擊革命運動的開展,阻礙改革方案的實施。
      呂夷簡靠其伯父呂蒙正的保薦,被真宗皇帝升爲參知政事(副宰相),真宗死後又用阿谀奉承手段取得了垂簾聽政、大權在握的劉皇後的信任寵愛,位居宰相,當仁宗皇帝的生母李妃因病去世後,劉太後想用一個宮女的標准來料理後事時,此時的呂夷簡知道今天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一旦死後,整個天下大權就是仁宗皇帝的,呂夷簡也料到待劉後死去之時,就是仁宗皇帝明白李妃是生母之迷,他爲了永遠得寵,將來到仁宗皇帝面前知恩,呂夷簡用皇後的規格厚葬了年少皇帝的生母李妃,並指示太監用數噸水銀保護好李妃的屍首,妥善保存看護。呂夷簡真是老謀深算,果然劉太後一死,仁宗親政,就清楚了自己不是劉太後所生,而是李妃的兒子,當得知呂夷簡當年頂住劉後壓力爲自己生母料理的喪事時,對其感恩不盡,所以在以後的近二十年中,呂夷簡憑借于此而大權在握,把持朝堂,盛氣淩人,專橫跋扈,欺上瞞下,尤其是在打擊新生力量,壓制革命,陷害忠良,嚴重地阻礙了曆史車輪的前進步伐。
      面對楊皇後的墓地,我不由的想起,劉太後垂簾聽政十幾年,臨死時還留下遺囑讓楊皇後代替她繼續垂簾聽政,而此時的範仲淹被皇帝緊急調回朝廷,任專門給朝廷提意見的言官。面對楊皇後的聽政,範仲淹理所當然的參奏楊皇後一本,迫使她不得不放棄這幕後主政的母儀之策。
      面對劉太後的陵寢之區,我不由的想起範仲淹連參四本而遭兩貶之事。
      第一參劉後是在1029年冬至日前夕,那時宋真宗已死,宋仁宗年輕,劉太後主政已十多年,整個大宋王朝的軍政大權、生殺大權、升黜去留所有權力集于她一身,威震包括仁宗皇帝在內的所有君臣和軍民。軍國大事實行一言堂,朝堂之上劉太後不論何事只要一語出口,堂上、堂下、朝內、朝外都是一片“諾、諾、是、是”的聲音回複,從無一人敢說個“不”字,也沒人敢提反對意見,更無人敢駁斥這位“老佛爺”的論調。十幾年中,哪一個文臣不是看劉太後的臉色行事,哪一個武將不是聽劉太後的韻律定音,就連已20來歲的仁宗皇帝也在盡情的給劉太後溜須拍馬。冬至將近,仁宗在朝堂之上主動提出並宣布冬至佳節之日,吾將率領群臣百官、文武衆吏在朝堂之上給劉太後祝壽,行三跪九叩之大禮。這是一件有損于國家形象的醜事,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對此滿朝文武都面面相觀、伸舌縮頸,誰也不敢發言。在朝堂的兩班官員中,範仲淹這個剛從基層調上來任“秘閣校理”的最小的官出班奏本說皇帝是國家的總代表,是國家的象征,皇帝只有面南之位,沒有拜北之儀,如在家中行母子之禮還情有可原,而朝堂金殿是國禮之儀的地方,會“虧君體、損國威、失國格、成笑談”,範仲淹的一席話嚇得滿朝文武都驚出一身冷汗,嚇的推薦人晏殊怕受連累,找範仲淹批評再三,就連仁宗皇帝嚇的臉色蒼白,不知所措。
      由于劉太後非常喜歡範仲淹的才華學問的緣故,她寬容大肚未作表態,也未作處理,可使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上,範仲淹出班奏本說皇上現在已二十,春秋已滿,長大成人,奏劉太後不要再把持大權,垂簾聽政了,請還政于皇帝,又一顆重磅炸彈對劉太後進行公開的第二參(公開宣戰)。這兩天的兩參使劉後非常生氣,貶黜範仲淹到河中府(山西永濟市)任通判。
      滾滾的黃河水從北而來,在河中府一個急轉彎向東而去,水害變水利成了河中府人民的心事,也成了來這裏做官的一塊心病。範仲淹來到這裏後(從開封步行到這裏兩個月的時間),第二天就去視察黃河水利工程,看到黃河水中有很多的上等木材東運,經詢問得知是劉太後爲修宮殿而征集的。範仲淹即刻寫奏章、奏折進行第三參劉太後不顧國窮、不顧民難大修宮殿,勞民傷財的錯誤行爲,建議停修宮殿、減少徭役、撤鄉並縣、減輕人民負擔。劉太後接到奏章後,很生氣,一旨下去,再貶範仲淹任陳州通判。陳州通判不但比河中府通判低半級,而且陳州還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級貧困地區。
      範仲淹到達陳州的第二天,在陳州領導班子見面會上發現官員超編,再一查檔案和調動手續,發現了有多數的官員都是劉太後的親屬或是劉太後手下官員的親屬,還發現其調動任命手續不是經吏部的考察與宰執研究決定的(當時叫斜封官),所以範仲淹馬上書寫奏章,制成奏折進行第四次參劉太後任人唯親,不按規定手續任命官員。劉太後接到奏章後,想到這不到四年中,範仲淹參了她四本,又想到她在這垂簾聽政主持朝政十幾年中無人不服,無人敢疵議的氣氛,被範仲淹扭轉了,非常生氣,她氣呀氣,越想越生氣,時間不長一命嗚呼了。說明白一點,劉太後就是被範仲淹的爲國爲民的正氣加勇氣在膽氣的作用下用直谏、直勸、直批的剛直性格連續四參的作用下生氣而死。
      面对刘太后的墓碑,我不由的想起范仲淹勇救刘太后的地位、声望及家庭亲属之事,那是在刘太后去世,仁宗皇帝亲政后的第十五天,一道圣旨十万火急将范仲淹从陈州通判的官位上调回朝廷,将最重要的“右司谏”职权授予范仲淹,这个职位虽然不算大,可权力很大,专门监督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朝文武百官的言行的。此时,刘后一死,树倒猢孙散,墙倒众人推,就有人向仁宗报告,刘后不是亲生母亲,李妃才是生母,是刘后害死了其生母。仁宗想到刘后十几年中把持本来是属于皇帝的权力,专横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和自己受到的非礼之遇,在满朝大臣们的一致声讨刘后的浪潮中,仁宗下令部队包围刘府,准备抄家捕人,在这紧急关头,又是范仲淹一个人站了出来,顶住压力,声明 “刘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受先帝真宗的重托,十几年来为维护国家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要看大局、看主流,对她要一分为二的看,对刘后应三七分开,成绩是主要的”。範仲淹這以德報怨的一席話,深深地感動了皇帝和大臣,使劉後死後免遭一劫。
      面對劉太後墳墓上似頭發的雜草,我不由地想問尊貴的劉太後一句,範仲淹爲國家以忠心、公心谏了又谏,而你爲個人以佞心、私心貶了又貶,你虧心否?在你有權時衆臣“諾諾是是”而在你死後反目爲仇你傷心否?範仲淹在你有權有勢時不怕殺頭,不怕貶官對你勸了又勸,而在你無權無勢後的災難面前範仲淹不怕忤逆皇帝,不怕得罪衆臣對你保了又保,請問“老佛爺”您想說點什麽?面對範仲淹子孫對您的質問,您臉紅否?
      (筆者:範祥科,現任世界範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
      電話:13663356906  電子信箱:fanzhongyan_35@163.com)

      棍子男 发表于 2010-12-6 01:35:11

      原來如此。

      華爾茲論壇 发表于 2010-12-6 01:37:18

      永定陵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恒和李皇後、楊皇後、劉皇後之墓地,位于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

      俺是保定地 发表于 2010-12-6 05:05:39

      面對劉太後墳墓上似頭發的雜草,我不由地想問尊貴的劉太後一句,範仲淹爲國家以忠心、公心谏了又谏,而你爲個人以佞心、私心貶了又貶,你虧心否?在你有權時衆臣“諾諾是是”而在你死後反目爲仇你傷心否?範仲淹在你有權有勢時不怕殺頭,不怕貶官對你勸了又勸,而在你無權無勢後的災難面前範仲淹不怕忤逆皇帝,不怕得罪衆臣對你保了又保,請問“老佛爺”您想說點什麽?面對範仲淹子孫對您的質問,您臉紅否?
      言過了,言過了,,,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10-12-6 08:19:59

      宋朝的故事也挺好看的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10-12-6 08:20:39

      範仲淹的確是能臣

      隨風一起流浪 发表于 2010-12-6 08:22:22

      現在以國家爲重的人不多見了

      山有木兮木有枝 发表于 2010-12-6 23:03:41

      現在社會多些範仲淹這樣的領導多好呀!

      你的笑容爲誰 发表于 2010-12-6 23:20:50

      範仲淹這以德報怨的一席話,深深地感動了皇帝和大臣,使劉後死後免遭一劫。

      fangshu 发表于 2011-1-29 16:43:51

      三代領導人都學範仲淹,
      身爲範氏自豪!

      警察 发表于 2011-1-29 16:47:09

      有國先憂,愁民先愁,,,
      樂國人樂而後樂!

      余音未散 发表于 2011-4-8 07:25:01

      我們都要向範仲淹學習!

      晴天裏的雲 发表于 2011-4-8 07:26:11

      好的人和事我們都要學習!

      779493571 发表于 2011-4-11 19:32:04

      我們的朱總理也是那種能臣,卻落下這般慘淡的結局

      天上人間 发表于 2011-10-15 16:01:13

      以下是引用fangshu在2011-1-29 8:43:51的发言:
      三代領導人都學範仲淹,
      身爲範氏自豪!


      的卻很自豪!

      快樂筏子 发表于 2011-10-16 06:21:54

      曆代的能臣,都沒有好下場。從商鞅、王安石、戊戌變法等等。

      愛的好天氣 发表于 2011-10-25 17:02:45

      繼孔子之後的又一教育家
      先賢

      fangshu 发表于 2011-11-11 17:50:34

      宋朝的故事也挺好看的


      fangshu 发表于 2011-11-11 17:55:49

      楼上的邻居你的笑容爲誰?

      快樂筏子 发表于 2011-11-11 23:21:27

      这么厉害,还是孔子之后 呀.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范学文化巡礼之二十八 永定陵

      HoME开心激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