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困惑中的人們,我想對你說......
婚姻困惑中的人们,我想对你说: 随着我心理咨询师学习生涯的即将闭幕,身边朋友的咨询越来越多起来。我想这是师父安排给我最好的课题吧!这些天多数都是关于婚姻情感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表面上看女方都是受伤者,男方都是不负责任者。然后就是在是否需要离婚上痛苦不堪。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显化给我们看到我们目前的状况。我有个学生说的话非常经典:每个来到我身边的人都是有意义的,对于可以帮助我的人,就是我的贵人,他会指引我生命和灵魂的前进;对于阻碍我的人,也是我的贵人,他是我生命中必修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没有合格,你就不能毕业,必须重修,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断遇到重复的困惑的原因。
我想,他已经领悟了生命的很多真谛,每个来到我们面前的人都是我们内心的一面镜子,都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天使。而日夜能够陪伴我们前进的天使,其实就是我们的伴侣。你看到他的好,那是照出你自己的好,你看到他的问题,那是照出你自己问题。所以每当看到美好时,你可以感恩他给你带来的提升,每当看到问题时,还是感恩他给你带来的反思。虽然我知道当事人一定很痛苦,但是痛苦后能够反思,反思后能够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后能够带来家庭的更加和谐,又何尝不是一种恩赐呢?所以这时候不是考虑是否应该离婚的时候,而是考虑如何从这件事中审视自己,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的时候。
一般来说,我们如何选择伴侣,如何与伴侣相处,都是与我们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比如我们责怪丈夫不努力、懒惰或者无能,我们内心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希望丈夫成才,希望丈夫多赚钱,其实是自己内心没有安全感和富足感的体现。这些很可能在我们小时候,自己的母亲也是这么说自己的父亲,从小就没有建立起父亲在自己内心中的标杆形象,从小就认为生活苦的原因就是父亲没有用,希望自己将来找一个有用的老公。而其实,我们找到的,恰恰是像父亲的老公,婚后的一系列情形激发了从小母亲说父亲的种种,于是我们看到了丈夫的无能、懒惰,于是开始发牢骚,比较,打击对方的积极性,自尊心,于是为了这个家,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强大,不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让自己又累又无助。而另一方,在你的“教育”下,真的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自卑,退回到自己的儿童时代,凡事依赖你,所谓的责任心也被包裹起来了。但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又促使自己不愿听“母亲”的唠叨,于是表面顺从,内心开始反抗,一旦外在有任何的诱惑,婚姻就出现了危机。
当然我所说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些原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原因。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问题追溯到底,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有句话说:这个世界本来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真的有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于处于婚姻危机中的人来说,如果婚姻的危机完全归因于另一半,那么真的很可悲,因为你无法去改变对方,无法去掌控对方,你将是孤独无助的;而如果婚姻的危机归因于自身,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可以掌控自己的未来,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运作模式。所以选择权在于你:是把命运交给别人还是留给自己?
真愛密碼--揭開愛情的神秘面紗(關于婚姻和愛情,是個永久吸引人深思和體悟的話題。很多年以來,多少男歡女愛,多少千古愛情,多少民間傳說,無不體現愛情的刻骨銘心,愛情的偉大魅力。以至于世界上出現了多少癡男怨女,多少生離死別。似乎在愛情和婚姻中,痛苦和眼淚要多于快樂和歡笑,分離和埋怨要多于結合和珍惜。可是縱使有這麽多淒美的愛情故事,這麽多危言聳聽的告誡,男男女女們卻還是甯願做一只飛蛾,也要朝向那絢爛的火焰飛去,品味愛情的滋味。
這些天我也一直都在體會愛情和婚姻這個課題。我在回顧我所愛過和喜歡過的人,還有我最親愛的老公,是什麽讓我會被他們吸引,又是什麽在驅使著我戀愛、分手、被吸引、戀愛、結婚的呢?爲什麽天下那麽多優秀的男人,我偏偏會被他們吸引,我也偏偏能夠吸引他們呢?爲什麽有的人只能夠戀愛,而有的人卻能夠結婚呢?
我想他們身上一定有我要找尋的東西。那就是我自己已經遺忘的一部分。小時候的我,因爲自己是個女孩,總是覺得不夠被愛,有些自卑,長大了,以爲沒有人會愛我,會喜歡我,可是當自己被愛、被認可、被追求的時候,我才了解到原來我也是值得被人愛,被人喜歡的,原來我也擁有被人欣賞,被人愛的優點;曾經的我,以爲自己會比較自私,很多時候考慮自己會比較多,可是當我遇到我愛的人,願意爲他全身心地付出,爲他笑,爲他哭,爲他幾乎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我才明白我擁有愛的能力,無私的偉大的愛的力量;以前的我,以爲自己很普通,很不起眼,身材也很瘦,長得也一般,可是當一個諸多女生都認爲很優秀的男生欣賞我時,我才知道,原來我也是不普通的,也是有魅力的;曾經事業愛情都失落的我,以爲自己浮躁、愚笨、一無所有,可是當我再次喜歡一個人,再次被一個人喜歡,並且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得到了幸福的婚姻,並且能夠成爲靈魂伴侶的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我也是智慧、甯靜、擁有內在美的女人。
從初戀到現在,已經七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也由一個對愛情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變成了對愛情、對婚姻、對兩性關系有一定經曆和感悟的女人。真的要感激這些豐富的感情生活經曆,讓我津津有味地品味著愛情的課題。以前我從愛情中,學會了很多:如何愛,如何被愛,如何保持愛與被愛的平衡,愛要肩負起責任,愛需要信任,長久的愛與婚姻需要共同的價值觀,愛需要坦誠,愛需要彼此包容,彼此寬恕和原諒,彼此欣賞,彼此成爲彼此的鏡子……而通過回顧自己的感情生活,我又有了全新的體悟。
前幾天,我突然問自己:我們總是不斷地喜歡別人,被別人喜歡,分手再戀愛,戀愛再分手,甚至結婚後,還有同樣的故事上演,婚外情、離婚再結婚,結婚再離婚,雖然一次次失敗的經曆告訴我們,一開始我們總是能夠從另一個人身上看到你欣賞的新的優點,可是又總是因爲類似的原因導致分手,究竟是哪裏出錯了呢?爲什麽在現在婚姻制度開放的時代,我們的心會如此不安分于一個伴侶,而還會被另外的人所吸引呢?在愛情上,女人沒有安全感,男人也同樣缺乏安全感,都希望對方只愛自己一個,自己卻會同時在心裏默默欣賞其他的異性。如果這個結打不開,如果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那麽感情豐富的人類,又何來從一而終的安全婚姻可言呢?即使形式上如此,內心是否也會被壓抑而導致更多越軌和隱瞞的事情出現呢?
今天我突然在回顧自己的感情經曆和最近做的夢中體悟到:我所有喜歡過的人,喜歡的其實都是我內在本來就有的部分!其實我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的不是別人,而是尋找著自己遺忘的部分!當我們意識到、回憶起自己本身就是完美的,就是完整的時候,我們便不會再追求,不會再渴望被愛,因爲自己本身就充滿愛,于是我們便會去付出愛;我們不會再苦苦等待別人的認可和追求,因爲我們本身就是完美的化身,我們的本質就是一個完整的圓,又何須再加上一塊角來填補呢?我們不會再去刻意追求帥氣、漂亮、好的身材,因爲我們本身就是完美,我們是爲了體驗我們此生的課題,才選擇今生的外貌和形體,而事實上,一個完整的圓無論如何轉化角度,它永遠都是一個圓,它早已擁有了一切的外貌和形體;我們不用再去苦苦追尋體貼、善良、懂得愛、有智慧的人,因爲我們就是用善、用愛、用智慧、用甯靜、平和、喜悅等一切最完美的材料做成的最完美的圓!
所有我們被外在吸引的地方,都是我們這個完美的圓中,曾經被遺忘的一部分,就是這個遺忘,給我們造成一種假象:我們以爲我們是不完整的圓,我們以爲我們是缺角的圓,我們以爲我們丟失了那部分缺角,于是我們總是跋山涉水地尋找那丟失的缺角,可是當我們找到那個缺角的時候,欣喜若狂地接到我們的圓上,時間一長,卻發現這個結合的部分又産生了裂縫,或者發現這個缺角太大或者太小,並非自己心目中那完美的缺角。于是我們又開始去尋找更合適的那個缺角。有時候我們找到了最合適的缺角,卻發現原來我們的圓還有其他的缺角需要填補,于是,當我們遇到了剛好合適的一角時,我們又墜入了愛河……
直到有一天,我們厭倦了向外追尋的痛苦,厭倦了害怕再次失去的痛苦,厭倦了跟別人爭奪缺角的痛苦,厭倦了總有一天這個缺角一定會離開自己的痛苦時,厭倦了不安全匮乏的痛苦時,我們開始往內走,往內看,往內尋找真愛的密碼。
我們發現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幻象,我們從未丟失過,從未殘缺過,從未缺角過,我們只是離開真相太久太久,在這個完美的圓上,蒙上了灰塵,有的人蒙的多,有的人蒙的少,以至于我們遺忘了自己曾經是一個完美的圓的事實。當我們發現了這一點,我們突然變得很有力量,突然變得發光發亮,突然變得喜悅而明亮,突然變得自信而笃定,突然變得完美而圓滿!
地球是圓的,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也曾以爲地球是方的,于是去尋找天涯海角,直到我們了解到原來地球是圓的,我們才停止尋找地球邊界的痛苦。
太陽是圓的,正因爲太陽完美的圓的本質,才會讓他如此充滿力量,普照萬物。哪怕有暫時的烏雲遮蓋部分的太陽,哪怕連續的陰雨天遮蓋太陽的全部,太陽始終知道他是完美的圓這個事實,所以他總會散發自己最完美的光輝,把溫暖,把光,把愛傳遞給萬物。
我們是圓的,雖然我們曾經遺忘了我們的本質,但我們的源頭智慧不會忘記,他會化作各種化身,不斷地提醒我們憶起我們的本質,因爲他知道,我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完美的圓,我們從未分離過,我們從未殘缺過,我們只是一,只是愛,只是光,只是圓。因爲他知道,當我們回歸圓的本質,回歸圓滿的內在,我們才有自發的力量,去愛,去自然地散發我們愛的光芒!
記得我小時候總是羨慕其他的小孩有新衣裳,有新書包,當父母或者舅舅給我買這些的時候,我便高興地不得了。但很快,我又會開始羨慕更漂亮的衣服,更新潮的書包。當我長大了,我知道自己有能力買這些的時候,就再也不羨慕,也不追求了,我開始給其他小孩買新衣裳,新書包了。我想生活就是一面鏡子,如果細細品味,所有的秘密都不是秘密,只是我們給他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而不去揭開罷了。
感情中,誰是輸家,誰是贏家?小兩口吵架,相信是絕大部分情侶或者伴侶都會經常經曆的事情。吵架時,我們都處于非理性狀態,什麽樣的話語都能夠說出口,僅僅圖一時之快,過後卻彼此留下了看不見的傷口。所有在吵架中的人都希望成爲贏家,可是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我跟老公之間也會偶爾有些小摩擦,每次在老公向我道歉的時候,我內心並沒有任何得意的感覺,沒有覺得自己是個贏家,反而覺得自己輸掉了。
以前的我脾氣很犟,從小跟姐姐吵架打架,從不願意道歉,總認爲自己是對的,導致跟老公吵架的時候,也總是認爲自己是對的,不願意開這個口。說到底,就是堅持做所謂的贏家。可是隨著不斷體會內心的感受,我漸漸領悟到事實並非像我們表面上所呈現的樣子。當我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看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時候的我已經從非理性狀態回到理性狀態中來了,當我開口表示歉意的時候,當我願意主動退一步的時候,我已經成爲自己的主導者,我就是自己最大的贏家,我的內心充滿力量,而對方也會自然停下怒氣,在我的影響之下,漸漸回到理性狀態。
我發現,古人說的一點都沒有錯:退一步,海闊天空。當自己退一步的時候,當自己願意當“輸家”的時候,自己就成了整個事件的主導者,其實成了真正的贏家!當自己執著地固守自己的陣地,不斷呵斥對方的不是,不斷希望得到對方的道歉的時候,表面的堅強掩蓋不住內心的無助,因爲此刻的自己把主導權完全交給了對方:當你在等待對方道歉的時候,就是把解決矛盾的主導權交給了對方。這才是真正的輸家!
我不禁想起了佛家說的修忍辱,我想吵架中誰首先當表面的輸家也是修忍辱的很好的方式吧。
另外,從這件事情我也想到,很多事情並非如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所謂真實,只有當事人內心認爲是真的才是真的,所以只要你認爲自己內心感受到贏了,那你就是贏了,若你內心感受到輸了,不管表面多麽囂張,那你就是輸了。于是,我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妄加評判。
爱是什么?
朋友問,愛是什麽?爲什麽小時候我感覺我愛植物,愛動物,愛父母,愛很多很多,可是隨著我長大,我越來越感覺不到愛,或者無法愛。以至于很多時候我都有內疚,有自責,覺得自己爲什麽愛這麽少?
提示:
亲爱的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你就像是一张报纸:纯洁、单纯、清透。似乎能够映照出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世界似乎都能够映到你的白纸上,却不留一点痕迹。
随着你慢慢长大,你有了思想,有了分辨,有了集体潜意识的很多影响,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头脑的分析和总结,有了很多很多你自己的故事……于是,白纸上开始留下了斑斑点点,五颜六色的痕迹。有的很美,你很留恋;有的很丑,你越想摆脱颜色越加深;有的像刀刻的一样,甚至把你的白纸划出了伤痕……
就这样,这张白纸空白的部分越来越少,能够映射世界的部分越来越小,白纸的清透度和纯洁度越来越小,映射出世界的本来样子的可见度越来越小,甚至开始慢慢扭曲。直到今天,你说你爱为什么越来越少,这不能怪你。因为这是你的自然反应,因为每个人都已经在尽他当下最大的力量去爱了。
你的空白处还有多少,你的纯净度还有多少,你就还能够跟世界连接多少,融合多少,你就还有多少爱,你就还能感受到多少爱。这跟你的意愿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这是最自然的反应,纵然你知道你需要爱,你需要好好爱自己,你需要好好爱众生,可是若你的白纸仍然有太多的污迹,你的意愿持续的能量都无法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当然,爱的意愿是有用的,懂得去爱自己和爱别人的智慧是有用的,至少可以让自己开始更少地添加污迹,让自己更加有力量去清除污迹。
如何清除是另外一个课题了,对于不同根基的人,有不同清理的方式。而当你白纸上的污迹越来越少,越来越清透,越来越平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又开始越来越能够接纳更多的人事物,越来越能够映射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能够跟世界融合。当你越来越融合的过程,就是你深层次爱和慈悲自然散发的过程。到一个极限,那里已经没有爱的概念了,只是融合,只是合一,只是融合,只是本然。
所以,亲爱的,好好接受现在的你,放下对你爱不够多的批判,你已经尽力了,记住:接纳是清理污迹最好的也是最直接最首要的步骤之一哦。深深祝福你们~~神最爱的孩子们~~
感恩无限~~
这段关系,我无处可逃。 无数次,我们痛苦地轮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中,只因为我们遗忘了当初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课题。课题总是充满艰辛和困顿,总是让自己不怎么快乐,之所以成为课题,一定是自己尚未经历过,或者尚未领悟到,尚未从中得到提升,尚未毕业的才称之为课题。正如我们上学时候的考试,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数学,越不喜欢,就学得越不好,而越不好,考试就越通不过,通不过,就必须重修补考,若因为自己在这上面不断栽跟头,而对数学深恶痛绝,而逃避,那么你是无法从中毕业的,也无法从中学到数学的精髓。
我們的人生亦是如此。我們這一生會有很多累世遺留下來的課題,這些都是我們尚未從中領悟的課題。每一次,我們總是信誓旦旦地說,這一輩子,我一定要修好這一門課,這一輩子,不管遇到怎樣的阻礙,不管多麽艱辛,我一定不逃避,我一定要從中得到領悟,我一定要畢了業才回家!
可是每當我們來到人世間,隨著一聲啼哭,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壓縮打包起來了,很多東西一下子都不記得了。于是同樣的課題擺在面前,累世的習性又會讓自己采用同樣的方式來面對,采用同樣的言行舉止來攻擊或者逃避。所有的舉動不論是害怕、恐懼、厭惡、憎恨,都是不接納的表現,而一次次不接納,一次次不原諒,一次次貪婪,一次次嗔恨,一次次癡迷,一次次嫉妒,一次次傲慢,一次次疑惑……只會越來越加深自己對相同課題的非理性面對方式,到最後仍然輸得遍體鱗傷。
此生的課題究竟是什麽?老天究竟要我學到什麽?每當我們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這樣問自己,希望老天能夠給我們親切的回答和幫助,可是卻始終看不到任何奇迹發生。其實,縱觀我們今生走過的路,細細看來,我們是可以找到問題究竟出在哪裏的,一切都完美無缺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無處可逃。
我們經常會遇到人際關系的問題。有時候,我們不喜歡某個人,不喜歡他的做事方式,不喜歡他的語氣,不喜歡他的傲慢,不喜歡他的輕蔑,不喜歡他的不可一世……于是我們一開始或者采取對抗的方式,或者采取壓抑的方式,或者采取回避的方式,或者采取背後發泄的方式……簡單地說:就是不喜歡,不接納,不原諒,不理解,不夠愛,不夠慈悲。當自己在這段關系中對抗或壓抑地筋疲力盡時,我們采取離開的方式,來逃避這種讓自己痛苦的關系。
于是新一段的關系又開始了,剛開始總是美好的,可是時間和空間其實一直都是一個假象,慢慢地,我們總會發現,眼前的這段關系,又是與前一段如此相似,眼前的這個人,又與上一個同出一轍,甚至愈演愈烈,讓自己不得不再次逃生,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我們重新尋找心目中完美的關系,重新開始心目中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一次次完美的開始,總是以一次次受傷地逃開作爲結束。終于有一天,我們認命了,我們在一次次受傷中學會了自我封閉,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感情,學會了麻痹自己的知覺,把所有的不原諒,不寬恕,厭惡和憎恨都壓制在潛意識中,讓自己幾乎都感覺不到,于是我們貌似穩定地在一段關系中繼續生存著……
可是,只要你沒有從這個課題中領悟到,這樣的認命便不是真正的領悟,沒有得到真正的提升。那麽另外的遊戲就開始了。
或許前面是在工作中開展的遊戲,而你玩膩了,就中止了這個遊戲。于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在婚姻中這個遊戲又改頭換面地來到你面前。這一次,來得更加猛烈,來得更加讓你痛苦萬分。因爲,在這段關系裏,夾雜了你前面所有被壓抑的憤怒和恐懼,然後投射到婚姻關系裏。而婚姻關系,卻不像工作中,你想逃就能夠馬上逃,你想換就能夠馬上換,讓你還有暫時喘氣的機會。
婚姻中,我們都有責任在,都有承諾在,而這個責任,這個承諾不是一年的合約,而是一輩子的合約。于是我們在無數次狂風暴雨之後,我們不得不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審視這個關系,不得不考慮得更周全,思考得更深入。或許,這更深層的關系會讓你從中豁然領悟到什麽,或許,你仍然采取了讓自己更痛苦的方式:離婚。但這樣的決定總比離職要痛苦更多,要讓自己考慮得更多,要讓自己面對得更多,要讓自己學習得更多。
更換人生伴侶,是何其痛苦之事,可是我們仍然覺得這種痛苦比每天面對以往的那段尚未解決的關系會好過些。于是我們重新開始另一段旅程。毫無疑問,沒有任何奇迹會使你逃脫你的課題。你又會面對另一段同樣類似的關系。
或者,這個遊戲會越演越烈,或許,這個遊戲會同時擴展到你的親子關系中。“你可以跟任何人離婚,但是你永遠都不能跟你的孩子離婚”!這就是你無處可逃之處!你突然發現你的孩子又是以前的他,你們之間的關系,又是以前的關系!
就算你斷絕了親子關系,你抛棄了一切,你還是逃,可是身心疾病如同洪水猛獸般向你襲來,你還能逃離你自己嗎?你如何逃?用結束生命來逃離嗎?那麽接下來呢?
是該醒過來了,逃了這麽久,難道還不夠嗎?痛苦了這麽久,難道還不夠嗎?累生累世的輪回,難道還不夠嗎?究竟要什麽時候才能夠停下來,好好地面對自己,全然地面對自己,看看自己究竟怎麽了?看看自己究竟在哪裏?看看自己究竟在玩什麽樣的遊戲?看看這個遊戲究竟是什麽樣的遊戲?看看這個遊戲的編劇究竟是誰?看看當初究竟爲什麽要編寫這個遊戲?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究竟是如何在玩這個遊戲,究竟是怎樣的心境?
你受夠了嗎?受夠了嗎?受夠了嗎?!!!這時候,你終于開始聽到自己的喘氣聲,終于聽到自己的心跳聲,終于聽到自己內在的呼喚聲:臣服于當下吧,好好享受這個遊戲吧!沒有喜悅的過程,怎會有喜悅的終點?所有的逃避都是恐懼,恐懼只會吸引恐懼;而所有的關系都是愛的關系,只是神化作千萬種形式呈現在你面前;所有的演員,都是愛的天使,只是他們降低了自己的振動頻率,在合時的時間來到你身邊,幫你生動地演出這場遊戲呀!
你難道忘了嗎?我們曾經約定,爲了讓你明白什麽是愛,如何愛,爲了讓你看清你自己現在究竟離你內在的神性有多遠,爲了讓你從中感悟到自己就是神,就是愛的本質,爲了讓你真正地升起慈悲心,我們才約定好在這個時間,陪你玩你自己編寫的這段遊戲。你知道降低自己的頻率會有多難受嗎?你知道,化作讓你討厭的模樣來到你面前會有多痛苦嗎?你知道,要制造各種傷害你的行爲會有多辛苦嗎?你知道,我們不斷降低著自己的頻率,降低到連我們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是誰,降低到我們自己都快真的成爲這樣的自己!
可是,你還記得我們曾經的約定嗎?不管什麽時候,你都不會忘記自己是誰。當你體驗到了什麽是愛,你就會提醒我,你就會用你的愛來喚醒我,然後我們一起回家!
多少世,我們歡樂地一起舞蹈,一起遊戲。有時候你做好人,我做壞人;有時候你做壞人我做好人;有時候你做我的父母,我做你的孩子;有時候我做你的父母,你做我的孩子;有時候我們做夫妻,有時候我們做主仆,有時候我們做兄妹……我們一起在天空飛翔過,我們一起在田野奔跑過,我們一起海洋遨遊過,我們一起人間舞蹈過,我們歡樂地暢遊在一次次遊戲中,我們歡樂地享受著一次次愛的旅程,歡樂地彙報著愛的感悟……我們一直都是如此相親相愛,我們怎會舍得彼此傷害,怎會舍得彼此懷恨在心?
你還在厭惡著他嗎?你還在逃避著他嗎?你還在回避著這個課題嗎?你是誰?他又是誰?誰在玩這個遊戲?你在哪裏?你要往哪裏去?
我的感情貴人
昨日跟老公一起回顾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发现我们身边不断有贵人出现,每个人的出现,不论给我们带来顺境还是逆境,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前进的力量!首先说说我身边的感情贵人吧。
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是我感情路上的第一个感情贵人。跟他在一起的日子,我体会到全心全意爱一个人,可以为他付出一切,都会乐此不疲。我们的分开,让我体会了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一致,大方向一致,两个人相爱,不是互相四目相对,而是两双眼睛看向同一个方向,如此才能够长久。当然,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孝顺、认真、稳重、踏实。还有让我学会了包容!也让我清晰地看自己,原来如果目标建立在为了证明什么上,为了做给谁看上,那么一旦这个人失去了,目标也就没有意义了。只有建立在自己的信念上,只有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不论何时,你都是主导者,你都会有力量!感谢你带给我的所有的快乐和领悟!也祝福你们全家幸福美满!
我的第二个感情贵人就是我现在的老公。第一段恋情修炼3年毕业了,就像是我小学毕业,我的第一位感情老师把我送给初中的老师:就是我的第二位男朋友。我们苦修4年,终于修得正果。下个月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老公是我身边最大的贵人,最大的天使。是他把我领入修行之门;是他让我体会到一个人的爱可以有多大,可以有多深;是他让我感受到爱一个人除了完全的付出,还可以有如此多的收获;是他让我明白两个人的爱情就像呼吸一样,必须一呼一吸,才能够平衡长久;是他在我最失意的时候给我力量和勇气;是他总在我放弃或者抱怨的时候学会自省;是他让我深深明白被一个人疼,一个人爱有多幸福;是他让我明白真正爱一个人可以包容他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优点和所有的缺点,所有的善事和所有曾经犯过的错误;是他成为我的一块明镜,照出我内心深处所有的现状,让我学会把处理两性关系成为生活中有意思的修炼;是他教会了我守时、守信、专注、负起100%的责任……我们的路一辈子,生活伴侣,也是灵魂伴侣,所以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幸福!感谢你给我满满的爱,满满的体贴和包容,我会陪你走到永远!
凡是索求愛,痛苦便同時降臨。
若求得了愛,你笑了,因爲你體驗到了被愛的感覺,你體驗到了被接受的感覺,你體驗到了被肯定的感覺,你體驗到了被需要的感覺;可是,一種莫名的恐懼又深深進入你的心靈:這份愛是真的嗎?這份愛能持久嗎?這份愛是純淨的嗎?這份愛只是給我一個人的嗎?我能永遠抓住這份愛嗎?能否給我更多的愛?
若求不得愛,你哭了,因爲你體驗到了被拒絕的感覺,你體驗到了被否定的感覺,你體驗到了不被需要的感覺,你體驗到了不被愛的感覺。你在心裏猜測:他真的不愛我嗎?還是假裝不愛我?還是他不敢愛我?我真的沒有魅力嗎?我真的沒有吸引力嗎?我該怎樣才能獲取他的關注和愛呢?
我們一輩子,或許就在經曆著愛的課題。
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我們是純淨的愛之體,正如一個透明的杯子裏,裝著滿滿的純淨水,這杯水就叫做“愛”。雖然我們哇哇地哭,可是我們卻用哭聲在傳達著我們滿滿的愛,而這份愛給身邊所有的人都帶來了歡笑。我們沒有任何擔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鬧就鬧,我們有足夠的愛在不斷地湧現,這個透明杯中的水,似乎從不會少,因爲我們懂得如何滋生水,因爲這時候,我們尚未完全斷開那神聖的連接。我們的心是敞開的,身體和心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阻隔,我們始終都是如此平和、喜悅、與宇宙合一。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我們産生了意識,我們被教導愛,而一旦教導,愛就開始縮小了。無條件的愛,變成了有條件的愛;豐盈的愛變成了匮乏的愛;與宇宙合一的愛變成了分離的愛;純粹的愛夾雜了痛苦;純潔的愛夾雜了羞愧;靈性的愛夾雜了欲望……
在一次次否定中,我們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在一次次拒絕中,我們開始拒絕自己的需求;在一次次有條件的愛中,我們開始感覺到自己愛的匮乏;在一次次理性的教導中,我們的意識越來越強,心卻越來越遠,我們和宇宙分離了……漸漸地,我們忘卻了自己滋生愛的能力,我們忘卻了自己原本跟宇宙合一的心的住處,我們忘卻了自己曾是如此豐盈的愛的給予者。
杯子還是那個杯子,只是純淨水中混入了太多的雜質,已經變得越來越渾濁不清了。這些雜質,長年累月得不到清洗,在杯子壁上留下了一層層汙垢。我們的心被關閉了。我們心中那滋生愛之水的閥門被關閉了。
從此,我們透過這個杯子看世界,看到的世界便已經不再是原本那麽純淨,那麽美好的世界了,積累汙垢的杯子,看到的世界總是充滿了汙垢;而充滿汙垢的世界,又給杯子蒙上了更多的汙垢。
杯中的水越用越少了,我們發覺我們缺水了,我們缺愛了!而曾經那滿滿的感覺,那合一的感覺,似乎是一個隱隱的記憶,總在冥冥中提示著我們,要我們做些什麽。于是,我們以爲我們缺乏水,就開始滿世界找水喝;我們以爲我們缺乏愛,就滿世界尋找愛,我們總希望把這個杯子裝得更滿。
可憐的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我們都變得分裂而匮乏。我們都是裝著帶有汙垢的半杯水,甚至更少的水,即使我們想要給予,我們給予的也是汙水;即使我們想給予,我們的匮乏感又促使我們心底發出一個聲音:求你給我更多吧!這便是有條件的愛。我們渴望我們的給予能夠得到認可,能夠得到稱贊,能夠得到接受,能夠得到肯定,能夠得到更多的反饋。一旦事與願違,我們便傷痕累累,杯中又注入了更多的雜質,杯中的水更加稀少。
我們尋求父母的愛,尋求伴侶的愛,尋求朋友的愛,尋求同事的愛,尋求孩子的愛,尋求老師的愛,尋求神的愛……我們始終以爲自己是匮乏的杯子,如乞丐般渴望得到外在的恩賜。不論外表多麽光鮮亮麗,或者醜陋貧窮,那份對愛的渴望,都是一樣的。貌似貧窮的人,以爲自己沒有愛而乞討愛;貌似富有的人,以爲給予愛會損失愛而舍不得給予愛;內在的匮乏感,讓我們時時刻刻處在不安全中。正如一片樹葉上的露珠,害怕太陽一出來就會消失。可是,我們又如何能夠了解,一旦這顆露珠滴入大海,同樣的消失,卻換來了無限的擴展,與大海合一,露珠變成了大海。
究竟,我們是一顆小小的露珠,還是無垠的大海?
當我們來到人間之前,神把我們從大海中撅起,放入一個透明杯中,告訴我們:記住,你是誰,你來自哪裏。記住,你永遠不會幹涸,你永遠豐盈!記住:只有你知道你是誰,你才知道如何滋生源源不斷的水,你才有能力給予水。而這份知道,唯有當你沖破這個杯子的限制,與大海合一,你才會真正知曉。
想起來了嗎?每當我們渴望得到更多的愛,那是內在的神在提醒我們:憶起你就是愛!
每當我們感到匮乏,那是神在提醒我們:憶起你就是富足!
每當我們感到孤獨,那是神在提醒我們:憶起你與我們合一!
你說,好難!道理明白了,可是如何做?
其實,在我還沒有悟道的那一天,我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目前,我只會這樣做:
每當我想念一個人,那是心在向我呼喚:我好想念你!于是我開始靜坐,靜靜地,深深地與心在一起。
每當我想要得到擁抱,那是心在向我呼喚:我好想你擁抱我!于是我閉上眼睛,緊緊擁抱我自己!
每當我想要得到親吻,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我好久好久沒有親吻了!于是我帶上甜甜的笑,深深地親吻自己!
每當我想要得到稱贊,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好久都沒有稱贊我,肯定我了!于是我開始肯定自己,稱贊自己的優點。
每當我被外在的美深深吸引,想要占有時,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好久都沒有欣賞我的美了!于是我深入內在,看到自己的美,與自己在一起!
每當我想要體驗外在的刺激與快樂,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與我分離太久,我太孤獨、單調、無趣了!于是我開始舞蹈,歡唱,讓久違的心一起快樂!我用童趣的眼光看世界,把每一刻都當成不知道來活。
每當我想找人聊天,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好久都沒有跟我聊天了,我好寂寞!于是我深深呼吸,進入內在,與心進行對話。
每當我想要得到愛,那是心在向我呼喚:你好久都沒有愛自己了!于是我深深感恩,好好愛自己,撫摸自己,關懷自己。
…….
家裏的菜豐富而好吃,就不會總想著到外面去吃;當內在滿足了,外在也就不需要了。所有想要到外在尋找追求的部分,都是遠離內在的部分,都是心在向我們呼喚:深入內在,你便會找到!
當不再需要到外在追求任何事物,我們便已經找到了完整的自己!
杯中的水已經盛滿,已經純淨。它回歸了大海,這輩子,雖然杯子仍然存在,但是杯子的蓋子已經打開,水已經融入大海,分不清水在杯中,還是在大海中。于是,水成了海。
你是誰?我是水,也是海。
你在哪裏?我在杯中,也在海中。
你要到哪裏去?我不到哪裏,我已在那裏。
你要什麽?我不要什麽,我已擁有了一切!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这个题目真的很好玩,很自相矛盾,很吊诡。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了无生趣,没有任何欲望,该怎么办?如何才能脱离苦海,得到解脱?
我告诉他:你对解脱的欲求和对现状的抗拒反而正是你解脱的障碍。
想要趋乐避苦是每个人的天性,然而,它正是让我们深陷苦海的肇因。
很多人不想面对内在的痛苦,他们追逐外面的成就,以为金钱、爱情、名声、友谊、事业、名车、豪宅,就可以遮盖痛苦,让他们离苦得乐。
很多情绪问题特别严重的人,在尝试以上各种方法,或是功成名就之后,还是无法消除内在如影随形的痛苦,于是走上赌博、毒品这类的险路(很多明星就是这样,想最近瘁逝的惠特尼休斯顿),最后甚至以死来求解脱,好让自己别再面对痛苦。
有些人进步一些,他们走上心灵成长的道路(当年的我正是如此啊!),追逐不同的名师,参加不同的工作坊,读各式各样的书籍,或是死抓着一个教派、法门,充分的投入其中,全身心的奉献,靠着它壮大自己的小我,希望借此能够消除内心的痛苦,而感到自在安逸。
有些人投入公益事业,借由帮助他人来逃避自己的痛苦。有些人整天嘴上挂着光啊、爱的,以为自己跟得上新时代的这些“术语”,就可以远离那些阴暗的痛苦。有些人开口阿弥陀佛闭口耶稣基督,以为傍上了一个宗教,就能够人格升值,平安喜悦。
这些都没有用。
都没有用。
你在欺骗你自己。
午夜梦回之时,你自己心里明白你究竟是否真的活得自在解脱还是只是在服务你的小我,强颜欢笑。
但是如果這樣你就能過得很好,那也不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面對自己心裏的那個惡魔。很多人可以與它相安無事的共處。(我對很多人言行不一、前後矛盾卻怡然自得、自圓其說的本領非常佩服!而我自己也過了很長時間這樣的日子。)
但是也有一些人非常的幸运,老天会借由不同的环境或是事件,触动他们内在的恶魔,吓得他们抱头鼠窜,无处可逃。
他们坠落到阴暗的谷底,被逼到了最偏僻的角落。
这就是很多人抑郁的根源。
唯一的出口就是去看见、承认和接纳。
面对面的看着这个丑恶的自己,不再逃避,不再躲藏,不再否认。
和自己最深的罪咎和痛苦在一起,艱苦的煎熬著。不批評、不自衛,全然的脆弱和臣服。如果做不到,就試著靜觀一切,一定要拉開距離注視自己。
接受现状,拥抱真相,不要再粉饰太平,这是唯一的出口。
徒弟問禅師:“師父,當我與他人有矛盾時,我好心退讓,他人不但不會看到寬容,相反還會覺得我很懦弱、好欺負。真難過!”禅師:“你拿出寬容是爲了讓別人感恩你嗎?”徒弟:“也不是,只是不想讓人嘲笑懦弱。”禅師微笑:“表面的激烈是由于內心的單薄,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沈靜!” 小和尚不開心,師父帶他出寺,外面春色宜人。傍晚回寺,師父卻把他關在門外。天色漸晚,師父問”外面還有什麽嗎?”“外邊黑了,但還有清風,綠草,花,水,一切都還在。”小和尚終于懂了師父的苦心,人生本如此,有人活得暗淡,並非他生活沒有春光,而是暗淡的心境把春光的窗戶關閉了。 徒弟感歎:"師父,現在的社會如此浮躁功利、物欲橫流,真讓人難以靜心清修."禅師答:"心不修則不靜,是你的功夫不到,這與外境無關!"徒弟說:"師父說的即是,弟子慚愧!我定當反省內觀,加倍精進修持!"禅師笑:"徒弟,只要你有一顆堅定的念佛心,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蠟燭失去光輝!" 我想生活就是一面鏡子,如果細細品味,所有的秘密都不是秘密,只是我們給他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而不去揭開罷了。 我們都要幸福快樂的生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