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中國太多人擁有的只是僞青春
一位姑娘在放映途中突然號啕大哭,並跑出場外。這是發生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簡稱《致青春》)上映前看片會上的一幕。我們無法得知那一刻她的內心經曆了怎樣的波瀾,或許是想起曾經爲了愛情奮不顧身的自己,或許是感傷于影片中那些美好的故事和殘酷的結局,或許是終于無法直視那些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但至少從目前口碑和票房的反映來看,導演趙薇和她所緬懷的青春,成功了。
《致青春》票房飙升,也掀起了一輪青春懷舊的熱潮。趙薇仿佛擰開了緬懷青春的閘門,所有人的回憶都隨著她所講述的故事,如洪流般奔騰而出。很多人都曾表示,僅僅是“致青春”這個名字就值至少5億票房。“懷舊”正在成爲當下社會的潮流,而青春年代那些震撼人心的愛情故事,也正是觀衆最期待看到的。
然而此次懷舊與以往一切關于青春的話題一樣,折射出國人“殘酷”的青春觀:青春是短暫的,轉瞬即逝的,青春期之後,很多事情是不能再做的。
中國情感專家宋涵評論稱,中國大陸的大多數80後90後,說起青春來,也就大學那幾年的青春正宗一點。大學之前,十二年教育只爲了一個目的:高考。從大四那年開始,殘酷的就業壓力如山雨欲來風滿樓,大家再也無心在宿舍裏煮個方便面,談個無目的的戀愛,在草地上撥拉點吉他,讀點柏拉圖哲學了。我們的國情是,房子很快就成爲後大學時代的主題。
微博上流傳的一段話並不假:“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爲中年人,爲了房子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年輕不等于青春,太多人其實從未有過青春期
如果青春指的是一段生理年齡上的時光,那每個人都有。但如果指的是一種朝氣蓬勃、勇于嘗試、有好奇心和新鮮感、敢于反叛的心態,我想我們很多人未必真的擁有青春。事實上,我們很多人的生活軌迹是“未大先衰”,“未老先衰”。
青年節剛剛過去,我們國家對青年的定義是“14-28歲”,而聯合國將“青年”的年齡上限延至了45歲。從世界人均壽命走向80歲的趨勢來看,聯合國的定義無疑是更爲合理的。
电影里,郑薇对死去的阮莞说:“阮莞,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如果青春就只是一段非常短的年龄区间,那我们所有人的青 春都终将死去。青春是熱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嘗試,是不信邪,是在我们体内跳动的一颗小火苗,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它需要我们的呵护,然后可以一直燃到70岁。
沒錯,滾石樂隊的老頭子在70歲還在舞台上玩搖滾,還唱著“我無法得到滿足,我就是要不停去試、去試、去試……”,這應該是對“青春”的更純正的诠釋。
中國人習慣在年齡上互相和自我脅迫,尤其迫害女性
中國人對年齡,特別是女性年齡的看法,還具有一種動物性的狹隘,仿佛還停留在過了30歲就要挂掉的原始人時代。我們在年齡上的相互脅迫和自我脅迫簡直就是一種“集體犯罪”。
最可怕的一種是全社會對女人的脅迫。中國男人擇偶,看女人第一就是要年輕。有人發現美國人娶的中國太太多數不漂亮而且年紀偏大——40歲的中國女人在國內根本不受待見,但出了國,境遇就完全不一樣。在中國征婚網站上,男人幾乎一律要25歲以下的女人。
西方男人對女人的欣賞超越了完全動物性的原始沖動。比起純粹的年齡來,他們更想知道一個女人愛玩什麽運動,愛聽什麽音樂,愛讀什麽書籍,有過哪些生活經曆,是否和自己有共同語言。
在社會觀念上,連中國婦聯都將28歲定義爲“剩女”的門檻,可見女人們生活在多麽危險的環境裏。“女人30豆腐渣”的恐嚇還無處不在,導致女人在年齡上強烈不自信。相比之下,法國女人的青春可以綿延到五六十歲,在我們這兒是老祖母級別的人,仍然可以穿得優雅美麗,談一場浪漫的戀愛,享受男人的欣賞和贊美。
另一種是長輩對年輕人的脅迫。中國的長輩也大多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個人生活嚴重匮乏,自己一輩子沒啥指望,就全指望在子女身上了。對老去的恐慌更加劇了他們對年輕人的控制。
典型的中國爹媽就是在孩子20歲前千叮囑萬叮囑別談戀愛,一到了大學畢業就開始安排各種相親,各種唠叨:“年紀不小了啊,要抓緊了啊”“你再不結婚生孩子,我就要犯病了啊”。他們火急火燎地提醒著你:你已經老了。哪怕你才剛畢業兩年。
還有一些特別喜歡自我摧殘的。穿梭在80後90後裏,你會聽到大量的抱怨:“我老了。”“我已經是個資深剩女了。”“再不嫁人就沒人要了。”“00後都要出來了呀,歲月不饒人哪。”——這群人從來就沒有年輕過,接著又迅速地老去了。
僞青春必然速朽,真青春無需緬懷
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而速朽的,只是僞青春,就和一盆塑料花沒兩樣。真的青春,是不朽的。與其緬懷它,不如保護好它,它可以在你身上存活得更久。
青春是熱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嘗試 我們現在還有青春 僞青春必然速朽,真青春無需緬懷
陳導用三個臭皮匠徹徹底底的打敗了趙薇! 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而速朽的,只是僞青春,就和一盆塑料花沒兩樣。真的青春,是不朽的。與其緬懷它,不如保護好它,它可以在你身上存活得更久。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