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聰明的人裝糊塗,糊塗的人裝聰明
糊塗裝成真的,也算是道行修煉到很高的境界。連自己都真假難辨一個又一個的糊塗。糊塗的境界隨道行的修煉會越來越爐火純青,可達神乎其技的地步,有時甚至會糊塗,究竟自己是裝糊塗呢還是真糊塗。
有人說糊塗的最高境界是真的糊塗。說這句話的人確實是大智慧到大糊塗的程度了。裝糊塗畢竟是裝,裝得再像也是裝的,不是真的。
真糊塗是不用裝的。
大部分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想要清醒的時候偏糊塗了,想要糊塗了偏格外的清醒。以爲糊塗了,心裏又明白得緊,以爲自己一切都明白時,只不過自以爲是而已。
以爲這樣繞口令會把自己繞糊塗,卻一口氣寫下這許多。回頭看時,又笑了,原來自己也看不懂。
我究竟是真糊塗還是真明白?
這句話問得也是糊塗,怎會有真糊塗和真明白。還是“明白的時候糊塗著,糊塗的時候明白著”這樣的答案令人滿意些。
我也不知此刻自己是清醒還是糊塗,盡想給人下套把人往糊塗裏繞。
繞糊塗的是明白人,繞不糊塗的是糊塗人。
都明白的人肯定是裝明白,都糊塗的人肯定是裝糊塗。
裝糊塗的人不一定真明白,裝明白的人不一定真糊塗。
繞著繞著,忽然想把第一句話改爲“有一種糊塗叫做裝明白”。改完後不滿意,又改成“有一種糊塗叫做不明白”,仍然不滿意,改來改去,結果改成“有一種糊塗叫做明白”。滿意了。
片刻後又想逆命題“有一種明白叫做糊塗”也成立。
我自顧自一派胡言亂語玩得高興,似乎忘了被我繞進來的人可高興不起來。不過,反正真糊塗的人不用我繞也糊塗,真明白的人我想繞也繞不糊塗,只是苦了和我一樣時而糊塗時而明白的人。繞得就是這一類人,我一個人糊塗太寂寞,大家一起糊塗還可探討糊塗的經驗。
我看自己是真被繞糊塗了,說話漏洞百出,一會說沒有真明白真糊塗,一會又說有。還好這個問題上,我是真糊塗,所以不與自己計較。
這句話一說出,又覺得自己在裝糊塗。
唉!若此刻還有沒被我繞糊塗的人,請幫我回答一下這個糊塗問題吧!
套用一下前面用的繞口令格式:
說我明白的人,肯定不明白我糊塗在哪裏;說我糊塗的人,肯定不明白我明白在哪裏。
說我把話說盡說活的人,肯定不完全明白我說了些什麽;說我漏洞百出的人,肯定不完全明白自己說了些什麽。
爲了把所有人套糊塗,繼續套用上面的格式:
認爲我在套人糊塗的,肯定是糊塗著的;認爲我沒在套人糊塗的,那已經是剛從明白到糊塗的。
自以爲被我套不糊塗的,允許先笑一下,然後繼續裝明白;自以爲被我兩句套糊塗的,也允許先笑一下,然後,還是再笑一下。
認爲本來糊塗經我一番提示又明白的人,先笑一下,然後請回頭想想;認爲本來明白經我一番折磨又糊塗的人,也請先笑一下,然後也回頭想想。
認爲自己此刻糊塗的人,請別急著說自己糊塗;認爲自己此刻明白的人,請別急著說明白。
此句上面一句話並不是說,此刻糊塗的人就一定不糊塗,此刻明白的人就一定不明白,只是請不要急著說。
此句上面一句話也並不是說,急著說糊塗的人就一定不糊塗,急著說明白的人就一定不明白。
最後我又要問我是真糊塗還是真明白。
文中一共問了三次,還能看到此處的朋友,請先回答最後一次,然後分別回答三次。
再再套用一次格式:
未看完全文就回答的,未必回答不出;看完全文的,未必回答得出。
未看完全文就回答的,未必明白我所想的;看完全文的,未必不明白我所想的。
認爲三次答案一致的,肯定還不明白我爲何問三次;認爲三次答案不一致的,肯定還不明白我問了幾次。
認爲我閑得發慌玩文字遊戲的,我先說你明白,不過要請你回頭想一下。
認爲我故弄玄虛玩深沈的,我只能說你糊塗,請你再好好想想。
認爲糊塗明白都無所謂的,肯定比我明白的時候糊塗,比我糊塗時明白。
認爲弄不清楚自己糊塗還是明白的人,別這麽自以爲是的早下斷言;認爲弄得清自己糊塗還是明白的人,斷言下得實在太早了。
回答的人小心了,別落進套裏。
不回答的人想必已明白,已在我套裏。
回答了又認爲沒被我套中的人,請與我聯系,我告訴你套在哪裏。
認爲被我套中的人,請與我聯系,我告訴你並沒被套中。
認爲我邏輯思維極強的人,我會告訴你,文章一開始就有一個極大的漏洞。
認爲我每兩句話都自相矛盾,全篇都矛盾的人,我可以慢慢給你解說所有話都不矛盾。
認爲所有話都不矛盾的人,我要請你回答,我的矛盾在哪裏。
此刻想問我糊塗還是明白的人,請自己文中找答案吧!
有興趣的朋友繞完全文可回答我的三次問題,回答完以後再試著繞一回。
我佩服能看完全文的人,也期待著他用我設的套來繞我。
好了,我繞完了。
該你了。 被繞了,才知道是繞了,
但是知道被繞了,
已經晚了,
既然知道晚了。
那還是說一句話吧,
聰明糊塗心! 難得糊塗!! 都明白的人肯定是裝明白,都糊塗的人肯定是裝糊塗。
裝糊塗的人不一定真明白,裝明白的人不一定真糊塗。
聰明時裝不出來的 有一種明白叫做糊塗 還是糊塗點好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