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婚姻
有人說愛情像雪花潔白,那麽美。有人說愛情像泉水清澈,那麽純;有人說愛情像斷腸毒藥,讓人痛不欲生。有人說愛情像魔鬼邪惡,讓人驚恐萬分。那麽愛情究是什麽?真的是人們所陳述的那樣?其實愛情是沒有固定定義的,它既虛無又真實,總會以一種朦胧的方式出現,爾後又會以一種朦胧的方式離去。兩個陌生的男女,他們會因對方的一個微笑或眼神而瘋狂愛上對方,但他們也會因對方一句言語或一些瑣碎的行爲而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與其說愛情是一種沒有形體的東西,倒不如說是一種少了理智作支撐的思維藝術。像描繪一幅油畫,你不需要刻意地去構思,靈感來了,你便會不自覺地在畫紙上東一筆西一筆。心靈的寄托,寂寞的打發,很多時候連你自己都尚未做准備,一幅愛情的作品便會悄然地出現你眼前。這種不經意和突然往往會擾亂你的生活,只是摳心自問,誰又能少了這種不經意和突然?
然而愛情相對于我來說,我更願意想信這是一種習慣與依賴,曾經有一位女子就常常和我強調這四字。那時我和她也算得上是那種相逢恨晚的知己,兩個人一天的時間都基本在Q上電話上折磨掉,恨不得每分每秒都要纏綿一起,就好像大家是彼此的另一半。但她卻總會刻意提醒我,說這是一種習慣和依賴。可我卻不以爲然,總感覺自己是愛上了她,都這樣子了,說沒半點情愫誰相信?直至如今好一段時間沒和她聯系了,才明白到她說的是對的,因爲我現在竟然沒有半點像之前的著急和在乎的感覺,也不會在聽不到她的聲音而難以入眠。說真的,我不能不佩服她的理智!所以說白了,愛情就是習慣和依賴,不外乎是一顆寂寞的心想聽到另一顆寂寞的心的聲音。這就像聽音樂一樣,可能你會聽,但不代表你是真的喜歡聽或是真的能聽懂。不過是在寂寞的時候習慣用它來驅散氛圍孤獨的靜谧;不過是在枯燥乏味的時候依賴它來解解悶。
有一位朋友和我說,相信愛情的人都是幼稚的,我挺贊同這個說法。看看現在那些90後所謂的愛情,不能不感慨地搖頭。再看看李亞鵬那句:我還相信愛情。你婚都離了,還有資格去相信愛情?能再幼稚點不?能再矛盾點不?
說到婚姻,這完全就是與愛情是兩碼子事了,但你不能說它和愛情扯不上半點系,只能說爲愛情而婚姻的很少而已。先不說李亞鵬和王菲、謝霆鋒和張柏芝的婚姻,那只是笑柄罷。現在驅使人們走進婚姻殿堂的是什麽?我想應該是金錢、房子、汽車、適合、愛情。可悲吧,愛情排到了末尾。
最近在看一部叫《咱們結婚吧》的電視劇,劇中男女主角不斷地相親,而這一切都並不是他們自願的,都是來自各自父母的壓力。當然最後男主角在相親中認識了女主角,也完美地走到了一起,但這是電視劇,現實生活中這種完美有點屬于奢侈。就拿我的故鄉吳川市來說,相親這種傳統的習俗,天天都在上演著,兩個不認識的男女在迫于父母的壓力安排了見面,爾後在一年或者幾個月就走進結婚這條路。我真想問問,這種連湊合都夠不上的婚姻能幸福嗎?事實證明,我的猜想是對的,身邊很多這樣步入婚姻的男女朋友,經常看到他們在空間或者微博上訴苦。
不說這種相親的婚姻,就是兩個人自己相愛而走到一起的,又有多少是離婚收場?所然在這個現實充滿誘惑的社會,出軌、小三這些都不是什麽陌生的詞彙了。說婚姻是墳墓有點誇張,但一不小心就絕對是個陷阱。因而那些急于待娶和待嫁的男女,都必須學會正視婚姻這個問題,不要一味自去著急,很多東西是不能強求的,況且這還是一輩子的事,該遇上的總會遇上的,單身還貴族呢,怕什麽。看著網上和電視上都是圍繞愛情和婚姻這兩樣東西,就知道它們有多不靠譜。 心裏始終要相信,我們會擁有愛情 愛情是沒有固定定義的,它既虛無又真實,總會以一種朦胧的方式出現,爾後又會以一種朦胧的方式離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