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思童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賬戶
      搜索
      查看: 17041|回複: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範仲淹:中國第一寒門貴子

        [複制鏈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 17:27: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覽 |閱讀模式
      母親改嫁,隨父改名朱說
      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父親範墉早年在吳越爲官,後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徐州節度掌書記,大致相當于現在徐州市政府的機要秘書。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十四日,範仲淹誕生在掌書記的官舍裏。

      範墉造像

      不幸的是,範仲淹兩歲時,父親範墉病逝于任所,母親謝氏扶著父親的靈柩回到吳縣老家。掌書記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官,範墉爲官又清廉,沒有積下什麽錢財,孤獨寡母馬上陷入了生活無著的窘境。平江府推官朱文翰妻子新喪,經人撮合,謝氏帶著幼小的兒子改嫁給了他,範仲淹也因此改名"朱說"。

      山東鄒平範仲淹故居

      不久,朱文翰调京任职,就把母子送回他的老家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生活。朱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并不宽裕。谢氏想让儿子早些赚钱补贴家用,就安排他到一家店铺当学徒。但仅仅干了一个月,朱说就逃回家中,請求母亲让他继续上学。朱文翰知道后,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夸奖他志存高远,支持他继续读书。

      還是叫我繼續上學吧

      學業精進,立志重振範家
      大中祥符二年(1009),朱說20歲了,當地塾師已經不能滿足他的求知需求。聽說長白山裏的醴泉寺來了一位叫慧通的高僧,博古通今,學識淵博,朱說于是決定進山求學。

      醴泉寺全景

      朱說聽慧通大師講《易經》《左傳》《戰國策》《史記》及詩詞歌賦,學業日益精進。進山一年後,參加科舉考試,被舉爲學究,意思是精通《易》《詩》《書》《禮》《春秋》五經的人,朱說從此名聲大振。

      中國第一學究孔子

      進醴泉寺讀書的第三年,朱說從朱家孩子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傷感不已,發誓要自立門戶,重振範家。慧通大師對他說,如果他想更進一步,就要走出長山,走向更高更遠的天地。大宋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的南都學舍是當時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朱說于是離別母親,去了應天府,投師在大儒戚同文門下。

      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南都學舍

      劃粥斷齑,甘守清苦生活
      雖然南都學舍是公費學校,但朱說的生活費用還得自理。他特別體諒繼父家裏的困難,每次回家"補給"米糧,都從不多帶。別人都是把米糧交給學舍,搭夥吃飯,他卻自備小鍋,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等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粥凝成了圓圓的一垞,他便拿出小刀,劃個十字,分成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學舍周圍生長著十幾種可食的野菜,朱說下課後,就順道拔幾棵野菜回去,切成細末,拌入一點鹽,當作下飯菜。

      劃粥斷齑圖

      朱說有一個官二代同學,是應天府留守的兒子,送他一些好吃的。他卻一口也不嘗,任憑這些食物變質發黴。同學不解,責怪他不該浪費,他長揖謝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領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怕自己一旦享用美食,日後再也吃不得苦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位卑身小,不墜青雲之志
      有一次,宋真宗趙恒巡視應天府,天子儀仗,浩浩蕩蕩,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去一睹龍顔。唯有朱說仍然穩如泰山,手不釋卷,同學招呼他,快走啊,機會難得!朱說從容道:"日後再見,也未必晚。"那意思是,不久的將來,他見皇帝如同家常便飯!這等氣度,把同學驚出一身冷氣!

      天子儀仗

      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說即將赴京參加省試,能否成爲天子門生,就看這臨門一"舉"了。心中難免忐忑,先到到祠堂求簽。第一簽問他不能當宰相,判詞寫:不能!又抽一簽,問能不能當醫生?旁邊的兄弟感到奇怪,問道:"男子漢大丈夫,立志做宰相,可以理解;可是轉眼又想做個醫生,這反差忒大了些吧?"朱說答:"最能爲天下百姓謀福祉者,莫過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做名良醫,上可治療君王和父母,下可救治天下蒼生,中可以教人保健養生。身處底層而能爲百姓解除疾苦,還有比當醫生更好的嗎?"

      不爲良相,便爲良醫

      但是這一簽的判詞仍是不能。朱說擲簽于地,慨然長歎:"兩樣都不能,我如何實現平生之志呢?"
      高中進士,正式歸宗複姓
      當然,求簽是很不靠譜的事兒,朱說也不會真正拿它當回事,該讀書讀書,該考試考試。在當年的省試當中,朱說中乙科第97名,實現華麗轉身,寒儒變進士,貴爲天子門生。
      \

      古代皇榜樣式

      進士朱說被任命爲廣德軍司理參軍,官居九品,雖然級別不高,但畢竟吃皇糧、拿俸祿,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對政務做了些安排,便回長山看望朱氏族人,表達了對他們養育和關照自己的感激之情。因爲繼父朱文翰已于前幾年去世,他便將母親接來江甯府(今江蘇南京),由自己奉養。

      敬老圖

      兩年後,朱說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升爲從八品的文林郎,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在同母親商議之後,他上書朝廷,正式歸宗複姓,恢複了範仲淹的名字。

      範仲淹治獄廉平、剛正不阿

      屢遭打擊,難免發發牢騷
      此後幾十年,範仲淹政績斐然,在泰州修"範公堤",執掌應天書院教席,赈濟江淮災民,疏通蘇州河渠,但由于喜歡給高層提意見,仕途就像坐過山車一般,上上下下,幾起幾落。景佑二年(1035),宋仁宗趙祯重用範仲淹,升他爲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他又接連上書議論國事,譏切時弊,結果得罪宰相呂夷簡,被貶知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作爲範仲淹的小兄弟,歐陽修也受牽連,被貶爲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範公堤遺址

      眼看自己年近五旬,卻依然徘徊基層,不說宰相位置遙不可及,距中央權力中心也差得遠,範仲淹未免有點灰心。一天晚上,他看《三國志》,曹操、孫權、劉備機關算盡,只得三分天地,突然覺得十分沒勁!第二天,他叫來歐陽修,兩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自己創作的《剔銀燈》,說人活在世上,少時癫狂無知,老了又瘦弱憔悴,只有中間那一段還好,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

      二人喝得醉醺醺的

      臨危受命,走上抗敵前線
      但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沒有持續多久,一件發生幾千裏外的大事就改變了範仲淹的人生軌迹。

      範仲淹本來是一名文人

      宋朝建立初期,西北方就存著一個由黨項族人建立的割據政權夏州,長期與大宋分庭抗禮。寶元元年(1038),黨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定都興慶(今甯夏銀川),建宮殿,定兵制,立軍名,頒布禿發令,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

      李元昊雕像

      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遼簽訂澶淵之盟以來,邊疆相對和平,宋朝"遂務休兵養息天下,內外弛武"。大夏建立時,宋朝軍力已經非常虛弱,但君臣上下卻盲目自大,對西夏十分輕視,認爲"元昊,小醜也,旋即誅滅矣"。寶元二年(1039),爲逼迫大宋承認大夏的地位,李元昊率軍十萬東進,在三川口全殲宋軍兩部。消息傳來,宋廷一片嘩然。朝野上下紛紛規勸宋仁宗,趕緊起用範仲淹吧,只有他出手,才能擋住元昊。宋仁宗是個聽人勸吃飽飯的主兒,好好,馬上任命範仲淹爲天章閣待制,出知永興軍,相當于西北軍區副司令。

      宋夏對峙形勢圖

      登高而望,反思內政外交
      宋軍駐紮在一座座孤城裏,四邊人煙稀少,萬物凋零,隨處可見斷壁殘垣。不說跟繁華似錦、車水馬龍的京城宛如兩個世界,就是跟"參差十萬人家"的杭州也沒法比。初到西北邊陲的範仲淹,目睹這一切,心情十分沈重,夜裏挑燈填了幾首《漁家傲》,寄給尚在夷陵的歐陽修。

      古代軍事要塞遺迹

      一天傍晚,範仲淹出帳巡營,登高而望,但見斜陽下,寒霜滿地,孤城默然矗立,長煙寥寥,連大雁也不想停留,鳴叫著向南疾飛。他開始反思宋朝的內政外交政策,自太祖立宋,就以文臣出任地方軍事長官,以武將副之,同時把禁軍分駐全國各地,雖然免去了軍閥割據之憂,卻導致邊疆武備松馳,邊患不斷。想到這兒,範仲淹再填一首《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將軍白發征夫淚




      2#
       樓主| 发表于 2019-8-2 17:28:37 | 只看該作者
      這首詞從邊塞風景寫起,繼而寫邊塞生活。連大雁都不願在這兒呆下去了,更何況人呢?景與情互爲生發,既表現出邊塞的艱苦,又表達了將士們鞏固邊防的決心,同時還表現出久戍邊地、思鄉心切等複雜矛盾的心情,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此前,很少有人用詞來寫邊塞生活,範仲淹首創邊塞詞,並影響到宋代豪放詞和愛國詞的創作,開辟了嶄新的審美境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研判形勢,穩定西北戰局
      範仲淹認真研判了西北形勢,制訂了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他了解到李元昊起兵時,曾經用羌族人做向導,羌族人的向背是決定西北軍事走向的重要力量。于是以朝廷的名義犒賞羌族各部,跟他們簽訂條約,以使他們逐步脫離大夏,爲宋朝效力。範仲淹又修築了大順城,遏止白豹城、全湯城一帶的大夏軍隊進犯;修葺了細腰、胡蘆等軍事要塞,切斷了敵軍的通路。

      站得高,看得遠

      老同事尹洙向範仲淹引見了一個年輕軍官,說"這是良將之材。"簡單一聊,範仲淹就感覺小夥子是可塑之材,教他讀《左氏春秋》,並說:"將帥不知古今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這個小夥子就是狄青,本來赳赳一武夫,從此改變志趣,認真讀書,精通各路兵法,屢次建立戰功,成爲一代名將。

      狄青雕像

      範仲淹不但大力提拔狄青這樣的年輕將領,還充分發揮種世衡等老將的才能,並訓練出了一批強悍的士兵。經過他的打造,西北邊防軍成爲一支能征敢戰的隊伍,大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範仲淹的地盤。夏人稱他爲"小範老子",認爲"小範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西北邊防軍行軍圖

      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請求议和,宋仁宗急于稳定政局,遂于次年跟李元昊达成协议:西夏向大宋称臣,但大宋每年给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叶3万斤。北宋得到虚名,西夏得到实惠。

      戰爭的目的是爲了達成協議

      回歸中央,領導慶曆新政
      此時的大宋王朝,官僚膨脹,冗兵衆多,對外戰爭卻又屢戰屢敗,宋仁宗急于革除積蔽沈疴,宋夏協議達成之前,就將範仲淹調回朝廷,向他征詢天下大事。慶曆三年(1043)八月,宋仁宗拜範仲淹爲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這年範仲淹55歲,回想起他去祠堂求簽的情形,不知會作何感想?

      範仲淹畫像

      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推出十条改革措施,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公卿大臣们强烈不满,攻击范仲淹引用朋党,制造阴谋诡计。庆历五年(1045)十一月,反對声浪汹汹不止,范仲淹不得已急流勇退,自請出知邓州(今河南邓州)。革新团队富弼、欧阳修、滕宗谅被遣散出京,历时一年有余的"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歐陽修造像

      先憂後樂,天下尊敬良相
      慶曆六年(1046)六月,滕宗諒給範仲淹送來一幅嶽陽樓圖,說自己被貶嶽州後,已將嶽陽樓重新修葺,想把曆代著名詩詞歌賦篆刻在樓上,希望範仲淹撥冗屬文,以做紀念。爲給身處困境的滕宗諒以鼓勵,範仲淹揮毫立就《嶽陽樓記》,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話語共勉。

      嶽陽樓

      範仲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但"在布衣爲名士,在州縣爲能吏,在邊境爲名將",還將自己一生的積蓄捐獻出來,在吳縣買了1000多畝良田,設立範氏義莊,贍養範氏貧困成員,給予每人每月3鬥白米、每年半匹布的補助,如果出去趕考或赴任,還會得到充足的路費。蘇州範氏人才輩出,千年不衰,與他設立的範氏義莊不無關系。

      範氏義莊

      盡管範仲淹只做了一年多的"副宰相",但出于對他功績和品德的敬仰,後人還是把他記入中國"良相"的史冊。範仲淹如若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3#
       樓主| 发表于 2019-8-2 17:44:3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範文正公的精神!
      4#
      发表于 2019-8-2 18:28:05 | 只看該作者
      好帖子,學習了!
      5#
      发表于 2019-8-2 18:30:42 | 只看該作者
      希望多發一些這樣的科普貼,讓我們更多的了解這些可敬的名人
      6#
      发表于 2019-8-6 09:41:5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自古窮人孩子早當家!現在的父母把孩子都慣成了小廢物。別說對國家有什麽重任了,對家,對父母都沒有了。
      7#
      发表于 2019-8-6 09:41:5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自古窮人孩子早當家!現在的父母把孩子都慣成了小廢物。別說對國家有什麽重任了,對家,對父母都沒有了。
      8#
      发表于 2019-9-17 17:40:30 | 只看該作者
      醉酒甜心,你這是瘋了還是傻了呀

      9#
      发表于 2019-9-19 19:56:13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出孝子
      千古流芳名

      10#
      发表于 2019-9-20 08:56:04 | 只看該作者
      世間多幾位範文正公
      百姓多幾份福祉
      11#
      发表于 2019-9-20 08:56:35 | 只看該作者
      上帝少操多少份心呢

      12#
      发表于 2019-9-22 10:09:22 | 只看該作者
      世間多幾位範仲淹
      少幾位秦桧
      天下一切太平

      13#
      发表于 2019-9-23 08:47:02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出孝子
      母慈出忠良

      14#
      发表于 2019-9-28 14:40:22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出孝子
      千古流芳名

      15#
      发表于 2019-10-5 16:53:18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出孝子

      17#
      发表于 2019-10-14 10:01:38 | 只看該作者
      自古寒門出學子

      18#
      发表于 2019-10-18 09:47:49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學子
      忠心報國

      19#
      发表于 2019-11-3 18:17:33 | 只看該作者
      寒門出孝子
      忠孝難雙全

      20#
      发表于 2019-11-3 18:27:30 | 只看該作者
      別說對國家有什麽重任了,對家,對父母都沒有了。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思童網

      GMT+8, 2025-9-10 12:51 , Processed in 1.093925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4009328號-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複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HoME开心激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