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是個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士人,在他的內的世界中,道義良知永遠是第一位的,凡是那些沒有以天下爲己任的理想與具有儒家文化不樣價值觀的人,必爲奸邪小人。 在總結此次廢後之爭的失敗之後,範仲淹認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爲朝庭中出了奸臣,而這個奸臣不是別人,就是當朝宰相呂夷簡,從此,清君側,爲大宋朝爭一個朗朗乾坤就成了範仲淹的使命。 當1035年冬,範仲淹由知蘇州提拔爲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判國子監進京範仲淹再次被仁宗皇帝召回開封。範仲淹利用天章閣待制的身份,在仁宗皇帝面前屢屢抨擊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大怒,捎信給範仲淹,“待制乃是侍從之任,不是口舌之任。”意思是弄清楚你是幹啥的,最好閉嘴,別亂說話。範仲淹直接給頂了回去,該怎麽說就怎麽說,把呂大宰相氣了個半死。終于想出一招,推薦範仲淹當開封府尹,一是離皇帝遠點;二是讓開封府山一樣多的工作累死;三是讓京城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煩死。誰知範仲淹在開封府尹的位置上幹得如魚得水,把個開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此时废后郭皇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吕夷简与阎文应非常害怕。如果郭皇后再次当当上皇后,那当年力主废后的自已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恰巧郭皇后生病 阎文应带太医前去诊治,几天后,郭氏暴卒。当时有谏官王尧臣等人对此反常现象提出疑问。范仲淹也上书弹劾,他虽提不出什么过硬的证据,但始终认为郭后之死应与宦官阎文应有关,阎带医就治郭氏小疾,几天后暴卒,起码有失职之咎,阎文应终于被贬逐岭南,死在路上。 砍掉呂夷簡在宮中的內應大太監閻文應,下一個就是宰相呂夷簡。
他精心绘制了一幅《百官图》呈献皇上,并指明某某某的升迁是夹有宰相私心的。吕夷简吕夷简恼羞,反讥范仲淹迂腐,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吕夷简請求在朝堂立一块“朋党榜”把范仲淹等人名字写上引以为戒。 範仲淹第三次被貶出京,龍圖閣直學士李紘、集賢校理王質出郊餞行,舉酒話別,範公此行極爲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