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思童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賬戶
      搜索
      查看: 13154|回複: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轉帖:千年愧望範仲淹

        [複制鏈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13 19:51:2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奖励 |倒序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33 编辑

      文/周健


      題記:今天是“三八節”,此文向一位普通女子致敬。

      1、守園,如樹

      一下子,這裏的夜晚,幾乎完全陷入黑暗。好在範玉峰和她愛人所住小屋的生活用電還沒停,他們就在夜裏多起來幾次,拿著手電到處轉悠,細細地查看。

      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範仲淹墓所在範園東邊不遠處,坐落著唐朝宰相姚崇的墓。最近不知怎麽傳出風聲,說地底下埋藏著不少寶貝,不知什麽地方的人三五成群,半夜裏偷偷來這一帶轉悠。這讓範玉峰擔驚受怕:沒了電,沒了監控,出了問題可咋辦?

      姚崇墓是省保,他們守的範園,可是國保。

      每月150元的電費,交不起了。不僅如此,一年過去,基層文管員每月300元的補貼,也拿不到手了——數過來,情況類似的文管員,全縣有好幾個。


      他們每個人,都長期置身荒郊野外,默默地爲衆多先賢守魂:範仲淹、範純仁、姚崇、邵雍、程灏、程頤,此外還有伊尹、張說、李德裕、宋璟、周敦頤、文彥博、範純佑、範純禮,等等,一座萬安山,承載著諸多曆史的印記和後人的追思,沈重如潑墨時的鎮紙一般(範園往東的呂店鄉梁溝村,據稱另有魏文帝曹丕陵)。

      然而,荒蕪、淒涼、落寞,現在卻是這些曆史遺迹所呈現的常態。

      範玉峰也如樹一般守著範園。她常說,範爺的在天之靈,一直在護佑著她和她的家人,爲此,哪怕孤獨、哪怕落寞、哪怕吃苦,她都不能離開,也不會離開。
      、這裏的日子,苦嗎?
      那是8年前深秋的一晚,伊川縣醫院,範欽忠老人躺在移動床上,即將被推進手術室。他用顫顫巍巍的手拉住範玉峰,嘴裏含混不清地喊叫,渾濁的雙眼盯著女兒,似有無限期待。

      那時候的範玉峰,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內心百般糾結:答應吧,自己的一輩子就要丟在這裏,不能出遠門,不能再去打工,也沒了什麽收入來源;不答應吧,老父親在範園守了20多年,這是他生前最後一個心願,再也沒有其他人可以托付,如果自己真要說個‘不’字,老人家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將何以瞑目?

      思來想去,最後一刻,她下定決心狠狠點了點頭,大聲說:“爹,俺答應您,俺去守著範園!”老人的手一下子松開,臉露微笑,被推進手術室。

      這一關,範欽忠老人還是沒能挺過去。

      他們家就在範園附近的許營村,全村多數人姓範,世代爲範仲淹守墓,到範欽忠老人這裏,已純屬自願。秉承遺志的範玉峰料理完老父後事,就和愛人收拾好衣物,正式搬進範園,從此沒有再離開半步。

      他們在附近開出了2分地,種菜、種紅薯,加上家裏那幾畝地,勉強維持日常生活用度。愛人爲增加收入,白天到附近工地上打些零工,晚上則一定要趕回來,陪範玉峰守護範園。
      範欽忠老人曾長期在這兩張凳子上坐

      範園雖說只占地35畝左右,但寶貝不少,除了有範仲淹和其母親、次子純仁、三子純禮、四子純粹及衆多孫輩的墓,還有大量的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馬、石碑等地面遺存物,稍有不慎,就會被不法之徒盯上。所以,範玉峰他們天天都緊繃著神經。

      這樣一來,日子就過得很苦。因爲離縣城遠,上面沒有人願意來看護範園;範玉峰屬于不在編的臨時聘用人員,雖有文管員證書,但每個月的補貼少得可憐,從最初的100元,漲到200元、300元,一年到頭集中發放一次。而且,有的年頭還發放得不及時,她不得不一遍遍往縣城跑。

      在園裏,她長時間都沒有一間像樣的辦公室,直到去年,這個問題才解決。

      有一份“工作”,很不容易,所以很多時候,範玉峰都對有關方面的難處保持了理解,能忍就忍,能不添麻煩就不添麻煩。最艱難的時期,老母親扯著她的手,說閨女,你走吧,不值得,咱不幹了,還到外面打工吧,你要是不放心,這裏我幫你看。
      看著母親病怏怏的身體,範玉峰搖了搖頭。她說她在夜裏經常做夢,夢裏面,有一個白胡子老先生望著她,臉帶微笑,一言不發,這讓她想到她父親被推進手術室前的那個眼神;還有一次,她夢裏出現了一棵樹,樹上光禿禿的,沒花,還是那個老頭站在樹下對她說,閨女,明白了嗎,這是沒文化啊,以後要多讀書,多學文化,把範家精神傳承下去。

      她想這個老先生就是她的先祖,就是範仲淹,明擺著是在鼓勵她。所以,她當時對老母親說,娘,現在說這個有點晚了,爹去世前我可以走,現在在這兒呆了這麽多年,走不了了;咱以後再也不說這個事了啊,俺哪兒也不會去了。

      範玉峰有兩個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其中的老大,已到了談婚論娶的年齡,但女方提出的要在縣城有房有車的要求,難住了範玉峰夫妻倆;二小子上高中了,平時將範仲淹的不少文章背得滾瓜爛熟,也練得一筆好字,課余買了不少法律書,說是將來考大學時要上法律專業,多賺錢讓父母享福。

      範玉峰哭了。她說這是範爺在無形之中引導著、保佑著孩子,她這輩子積下這份德,值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麽困難,她都不會放棄了——正是在這一方小小的園內,她覺得她和先祖之間,“有感應”,最難受時,後者都會在她的夢裏出現,給她指路。

      2#
       樓主| 发表于 2022-3-13 19:58: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02 编辑


      3、範仲淹活著盡忠,死後盡孝
      範仲淹祖籍蘇州。兩歲時,父親在徐州過世。又過兩年,母親謝氏帶著他改嫁到了山東長山縣朱文翰家,範仲淹也更名爲朱說。當時他看到朱家兄弟的浪費行爲,便好言規勸,朱家兄弟脫口說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錢,關你什麽事?”(“我自用朱氏錢,何預汝事?”)。範仲淹聽了一愣,不斷追問下才有人告訴了他的身世。

      這件事對範仲淹影響很大,從此他下定決心獨立生活,毅然辭別母親到南京(今商丘市)應天府書院寒窗苦讀(“公感憤自立,決欲自樹立門戶,佩琴劍徑趨南都”)。公元1015年,他考中進士,從此把母親接到身邊,盡心贍養侍奉。

      與此同時,他作出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決定,回到蘇州要求重歸範氏家族,但遭到家族拒絕。無奈之下,範仲淹不斷上奏朝廷,並立下“只求複姓,別無他寄”的承諾,方才恢複了原來的範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母親去世後,被暫時葬于商丘。按當時制度,父母身故須守孝三年。丁憂期間,範仲淹去登封嵩陽書院講學,路過洛陽伊川時,到萬安山拜谒了唐代名相姚崇及其母親的墓地。

      姚崇和範仲淹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曆,也是早年喪父、母親改嫁,其官拜宰相後曾問過母親百年以後要不要與父親合葬一處,他的母親答曰:“人若有靈,縱隔千裏也能相知,人若無靈,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生以形累,死以魂遊,然事尊在冥,何遠不至,何必合葬然後爲禮耶?”)。所以後來姚崇就將他母親安葬在了伊川萬安山下,及己殁後,也隨母歸葬于此。

      類似的經曆和難以啓齒的內心煩擾,讓範仲淹決定追隨、仿效姚崇。
      姚園及其守護者

      1031年,他在母親去世5周年時,將其靈柩從應天府移葬至洛陽伊川萬安山下,解決了母親墳墓孤懸外鄉、無人祭掃的問題。又過了21年,1052年6月,赴任颍州途中,範仲淹病逝,亦由其子扶柩萬安山,與母親永遠陪伴在了一起。

      活著盡忠,死後盡孝,“性至孝”的範仲淹,終于完成了人生最後一個心願。他和母親的墓園,與東邊的姚崇及其母親的墓園,只相距不到200米。生前,他們沒機會相遇,殁後,始有神交,吟詩作畫、縱論國是,兩代賢相,自此朝夕相處、並駕齊驅。

      當然,關于範仲淹選擇歸葬萬安山的緣起,民間也有自己的說法:一是說這裏本來是皇帝看中的陵園,後來發現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賜給了範仲淹;二是說皇帝的女兒嫁給了範仲淹的兒子,有一天她哭著對父親說,你把我嫁給了範家,他們窮得連塊墓地都沒有,皇帝當然知道女兒的意圖,就把這塊墓地賜給了範家——不管怎麽說,都說明在極爲講究堪輿之學的宋代,萬安山是一個難得的風水寶地,範仲淹歸葬于此,表明了皇家對他的重視和褒贊程度。

      要知道,範仲淹殁後,宋仁宗追封其爲兵部尚書,並親自爲其墓神道碑篆額“褒賢之碑”四個大字,並立功德褒賢禅院,度僧“以嚴崇奉”。
      姚崇墓
      3#
       樓主| 发表于 2022-3-13 20:0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08 编辑

      4、近千年的範園,而今一片蕭瑟
      有一年,範園來了一位客人,將要進園時,被範玉峰攔下,說必須買票。

      每張票20元。但那客人笑著說,我是省裏某某部門的,不是我不買票,而是每年經我手就給你們批了不少經費,怎麽沖著這些經費,就不能給我免一張門票嗎?

      那時的範玉峰,很直、很梗硬,她指著身後多少年沒變的範園對那人說……(此處略去一些文字)……最終,那人還是進去參觀了眼前這座範園——過去,這座範園一直出現在案頭批閱的文件上,讓其魂牽夢繞。

      範園,位于洛陽城東南15公裏處伊川縣彭婆鄉許營村附近,北依萬安山,南面曲河水,東臨九龍山,西望龍門山,“嵩山位其左,伊水選其右,山重水複,氣聚風藏”,當初姚崇、範仲淹他們看中這裏,實有道理。

      乘車駛在鄭栾高速上,向北能遠遠望見範文正公乳白色的巨大雕像,分外耀眼;沿山腳往範園駛去,道路崎岖,莽嶺逶迤,黃土之上村莊、田地、鄉間公路層疊交錯,狀若無邊的織錦,黃土之下山勢起起伏伏,宛如地龍奔突、群像疊舞,一派原始的山野氣象。

      正如歐陽修在《伊川獨遊》一詩中所詠:“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響。身閑愛物外,趣遠諧心賞。”
      想來千年前,歐陽修一定沒少來這個地方。因爲當範仲淹殁後,範純仁曾委托歐陽修爲其父寫下墓志銘,長達2600字;而且,在歐陽修的詩文集中,描寫伊川風景的詩不在少數,出現多個時間點。那時候的洛陽城,司馬光、晏殊、程頤、程颢、李格非這樣的文人雅士多已定居,喜歡熱鬧的歐陽修,一定不會放過參加這個圈層各類雅集的機會。

      這同樣也吸引著範仲淹。生,他在外邊漂泊;死,他就托體萬安山。那時候的範園,有寺——宋仁宗爲紀念他的功德,將附近彭婆鎮的法會寺改名褒賢忠禅寺,敬奉者香火不斷;有廟産——據清嘉慶年間立碑記載,範園皇施墓地八百畝,義田十五頃零二十畝,所謂“山重水複,氣聚風藏,爲千秋名墓”,並非虛傳。

      但是,歲月過去將近1000年,今天的範園,卻是一派蕭索景象:石坊、石翁仲、石馬、石羊已經沒剩幾座;甬道幾進門樓,低矮破舊;褒賢之碑因年代久遠、彌足珍貴早就被封存起來,只能隔著玻璃觀看;範墳之前的祭廟也極爲簡陋,裏面的範仲淹像雖鍍著金身,清道光帝所提“道以自任”的牌匾雖懸挂在其頭頂正中,但聯想起範公在士大夫階層中的地位和影響,就會覺得,這種緊湊局促的布局還是顯得有些寒酸。

      好在園內的500多棵蒼松翠柏已經蔚然成林,徜徉其中,讓人油然而生肅穆感。
      現在的範園,前後兩域占地只有約35畝。相比清代所記800畝(不包括義田),相比1986年所記200畝,已萎縮了不少。毀壞最嚴重的是1958年,當時農村平墳墾荒,這裏多被夷爲平地,現今範園的許多建築都是後來重建的。不過,讓人感到安慰的是,1994年,範園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此成爲河洛一景,受到最基本的保護。

      但保護的力度,顯然不夠。曾有消息說,伊川縣已將範園建設方案上報國家文物部門審批,前期規劃260余畝土地,建造範仲淹紀念館、廉政博物館和萬人廣場,同時要對墓園進行整修。但時至今日,此案沒有下文。

      唯有範園前面廣場處,2002年由一個叫範振國的範氏後人,拿出20萬元爲範仲淹塑了那座白色雕像。

      我們望著它,它在望著我們。

      4#
       樓主| 发表于 2022-3-13 20:10: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22-3-13 20:17 编辑

      5、“守護者”資助接力行動
      不是所有的善良和堅守,都會被忽視。

      2020年10月15日,霏霏秋雨中,寂寥的範園迎來了幾個特殊的訪問者——“中華魂守望者資助接力行動”志願者團隊。他們撐著雨傘,到範仲淹的石像和陵墓前拜祭,並參觀範園的各處遺存,舉足之處,悄聲低語。活動中的重頭戲,是由志願者之一、河南美澤凱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永生以個人名義,向範園的守望者範玉峰資助一定數額的生活費。

      和不少人一樣,趙永生完全是範仲淹的一位追慕者,不僅一篇《嶽陽樓記》或一首《漁家傲》,整部《範文正公集》,都被他翻得起了毛邊。有一次,他聽我們講起範園的現狀和範玉峰作爲守護人的生活境遇,當即就喊著要趕過去。也是因緣際會,這一天,我們和他聚在一起,大家說著說著,開著車就來了。

      不想等,不能等。一路秋雨,似有無限哀愁。
      他們,代表我們守護‘中華魂’。

      他們有的人,一守就是幾十年,甚至幾代人。薪火相傳。

      他們多是長期‘臨時工’,‘待遇’很低,一個月或100元,或200元,極少能拿到300元。

      但他們無怨無悔。他們的家人,甚至和他們一起相守。

      多少個漫漫長夜,他們用一種樸實的觀念,守護著祖先留下的‘文脈’:栽花種草,修繕園內建築,與盜墓者作抗爭,按時祭奠,等等。這些本由正式工作人員做的事情,卻由他們默默承擔。無怨無悔。

      他們廣泛分布于中原大地、華夏大地。

      他們是‘中華魂’的守望者。”
      這是我們在舉行小小捐贈儀式時所說的一段話。這樣的話,在我們遊曆洛陽獨樂園、新鄭與長葛交界處的子産墓、鞏義宋陵、荥陽李商隱公園、漢霸二王城等地時,都曾說過。那些守望者守護曆史文脈,社會賢達則援助他們,盡管,這份幫助微如塵芥。

      到了2021年10月,“資助”滿一年,在我們這些同行者毫無所知的情況下,趙永生第二次向範玉峰伸出援助之手。我對他說,不是說好大家一起接力嗎?你太讓我們慚愧啊。永生憨厚地笑笑:

      “小小不言,這算得了什麽呢?人家替咱守著範公,不容易,咱感謝還來不及呢。”

      第一次捐贈時,他從範玉峰手裏恭恭敬敬接過一份《範文正公家訓百字銘》。到了去年秋季,範玉峰給我們寄來了由她種出的紅薯磨成的面粉,支上鍋蒸成面條,很甜,很勁道。

      這紅薯粉,産自範園。
      6、範仲淹開創的“義田”,延續900年
      小時候讀《古文觀止》,內有一篇北宋人錢公輔寫的《義田記》,開頭即曰:“範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贍。”

      後來學到《嶽陽樓記》,始知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其來有自,而且終其一生以此自勉自律,將家事、國事、天下事都統一到幾臻完美的倫理規範中。

      即便是有宋一代,也把範仲淹當作士大夫中的典範;到了後世,更是把他當作知識分子中的“完人”。

      5#
       樓主| 发表于 2022-3-13 20:28:55 | 只看該作者

      惜乎,這“義田”,于今絕矣!

      範文正公第30代世孫範玉峰守著的,只有她在範園附近開墾出的二分地。

      不過,那“義田”精神,卻在她那裏,在許多人身上,永遠傳了下來。


      7、最起碼是範氏子孫,該站出來了

      早在2019年11月,范玉峰受我们邀請,来开封参加了“大宋越千年——华丽世家共话新时代文化复兴”论坛,代表范家与来自海内外的赵家(赵匡胤)、程家(二程)、潘家(潘美)、王家(王旦)、杨家(杨继业)、周家(周敦颐)、朱家(朱熹)、史家(史弥远)等大宋先贤后裔,共话大宋文化的传承和大宋文化遗迹的保护。

      這是她爲數不多的出遠門的經曆。開會間隙,她去了一趟相國寺,還在主殿前燃香時,她念叨了一句:“範爺,你昨夜給俺托夢重遊開封城,這夢說句話就成真了。”

      正是在這一次會上,範玉峰以夾雜著鄉音的伊川“普通話”朗讀了《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一文,聽者無不感佩動容。因爲在座的,只有她是經年累月守護在祖先身旁的那一個普通人,而且,還是一個需要照顧一家老小的女人。


      興亞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程道興拉著她的手,一字一頓地說:“小範,你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祖上也埋在伊川,伊川到處都是寶,我們要做的,就是守護好它們。否則,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後代子孫啊。”

      他所說的“祖上”,系程頤、程颢,二人及程氏族人葬在伊川縣城關鎮西側荊山下的程林,離範園只有一二十公裏的路程。

      程道興系程頤的31代世孫,因爲看到作爲國保單位的程林長期荒蕪破敗、無人管理,所以自2004年開始的13年裏,他先後投入3.2億元善款,將程林修葺一新,恢複重建了神廟、祭壇、祖廟、聖殿、書院、碑樓等諸多建築群落,成了中國大地私人襄助文化遺迹保護的典範

      這就是說,同樣在伊川,範園的命運和程林的命運截然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有沒有遇到像程道興這樣的矢志于“大道中興”並切實付諸行動的具有“士紳”風範的人。

      情形類似,伊川縣平等鄉的邵雍墓,千百年來香火不斷,也是因爲有類似于邵逸夫、邵偉華這樣的名人助力,其景狀今天亦顯宏闊壯觀。

      真希望,能有更多的範氏成功人士站出來,能爲範園增磚添瓦,恢複其昔日榮光,哪怕僅僅重現其中一部分。

      8、松濤陣陣,是處青山

      萬安山下,又一個春天來了,“行歌春滿路,坐歌春滿園。花前人自樂,桃李豈須言”(範仲淹《行歌》)。

      青燈一盞,明月一盤,松濤陣陣,是處青山。範玉峰他們,其實代表著我們所有人一同守護“華夏魂”。

      或許,不能再讓他們感到孤獨,感到無力了。

      “偶緣疏拙得天真,豈問前途屈與伸。車馬縱能欺倦客,江山猶可助騷人。懶如叔夜書盈幾,狂似淵明酒滿巾。況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纖塵。”(範仲淹《試筆》)

      再過3個月,公元2022年6月19日,即爲範仲淹970年忌日。那一天,正是現代人的“父親節”。

      此贴为转帖,如有异议請加微信或电话13021880529沟通!


      6#
       樓主| 发表于 2022-3-13 20:35:55 | 只看該作者
      此贴为转帖,如有异议請加微信或电话13021880529沟通!
      7#
      发表于 2022-3-15 10:54:35 | 只看該作者
      一代先賢,萬古留存

      8#
      发表于 2022-3-17 20:35:28 | 只看該作者
      千古流芳,一代先賢

      9#
      发表于 2022-3-25 17:54:43 | 只看該作者
      先賢精神影響一個世紀
      先賢精神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10#
      发表于 2022-3-28 15:05:05 | 只看該作者
      千年文化傳承,不朽!
      11#
      发表于 2022-3-31 16:23:11 | 只看該作者
      名門之後,羨慕和驕傲

      12#
      发表于 2022-5-19 08:51:33 | 只看該作者
      大德後繼子嗣

      13#
      发表于 2022-8-5 12:49:09 | 只看該作者

      前人植樹後人歇涼
      很贊!
      14#
      发表于 2022-8-5 13:07:3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廉政教育基地

      15#
      发表于 2023-10-21 13:35:47 | 只看該作者
      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值得去學習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思童網

      GMT+8, 2025-9-8 19:24 , Processed in 1.156450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4009328號-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複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HoME开心激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