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中学校长的担当,让自己成为发光体 編者按:
爲中國而教的使命是“培養促進教育公平的領導者”,我們說“領導力不等于權力,領導力的本質是影響力。”這樣的領導者正在路上,24歲的範雪怡用行動證明,如何成爲一個有光的有積極影響力的人,讓我們相信鄉村天地,大有作爲。
本期文章分享來自爲中國而教2017級未來教育家,第二屆“鄉村新生代教師獎”獲得者範雪怡老師的教育思考和探索。 [color=rgba(0, 0, 0, 0.9)]
我是範雪怡,今年24歲,現任教于益陽市南縣三仙湖鎮初級中學,擔任黨支部書記和校長。我參加工作四年,當校長兩年了。
中學校長,爲什麽是我?
[color=rgba(0, 0, 0, 0.9)]很多人好奇我怎麽就這麽年輕能夠當中學校長了?我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上一任校長調走了,學校需要新校長,學校老師推薦我,領導認爲我可以,而且我答應了。
我至今仍然清楚的記得,中心校領導讓我當校長的時候,我立馬拒絕了:“我不行,我不敢,我不當。”我們學校占地面積45畝,學生300人左右,教職工有44名,其中50歲以上的22人。那年暑假7位青年骨幹教師去了縣城,感覺塌了半邊天,學校必須有人要挑起這個重擔,老校委會成員早就不願繼續留任。種種困難,偏偏又沒有了最適合的中堅力量,于是目光都集中到了我這個本地、師範出身、年輕有活力的年輕人身上。我幾次推辭無果,我想幹脆離開三仙湖考到城裏來躲避這件事,于是我偷偷報名參加了城區招聘考試,並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城區選崗前一天晚上我糾結萬分,但第二天起來我就想明白了:1、我會糾結,那說明我潛意識裏想試試呀!2、城裏優秀的老師那麽多,有我無我差不多,但我留在三仙湖說不定可以搞出點什麽事情呢!3、以前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要成爲校長,只不過這個目標實現的過于快了而已。4、沒當校長以前誰也沒學過怎麽當,我當著當著說不定就會了。5、我還年輕,實在當不下去就不幹了,不適合的事情幹下去也沒意義。6、我如果想要影響更多的人,那我肯定要站得更高才能被別人看到。加上領導在我選崗前在教育局截住我,再次跟我談話,我思慮再三就答應了。
剛開始時我是怎麽做的?
[color=rgba(0, 0, 0, 0.9)] 既然接下這個擔子,不管再難也要硬著頭皮上了。有了校長,接下來就是搭建好校委會班子,既然無法在學校原有的教師中産生,那只能寄希望于新分教師了。當時中心校領導考慮我校實際情況,在新分教師中,通過談話,了解意願,爲我搭配了96年的總務主任、98年的工會主席、97年的學生處主任和98年的教務主任、95年的教務幹事。就這樣,一支平均年齡僅22歲、全縣最年輕的行政班子就組成了。
人員雖已到位,但畢竟都沒經驗,要讓開學順利進行還是要依靠老教師的力量。于是我一個一個的聯系老校委會成員,拜托他們帶帶徒弟。我知道他們雖不願再當行政,但仍願爲學校出一份力。我第一次開行政會說:既然學校選擇了我們,給了我們這個機會,那我們就好好幹,爭取在三仙湖中學創造奇迹!不會就問,錯了就改,年輕沒經驗但我們有活力,敢想敢做。沒什麽好怕的!新老結合,開學前的籌備工作進行的還比較順利。 新生報名結束後,就要進行分班分課。我與教導主任兩個人先構思出最理想的情況後,再輪流給老師們一個個打電話,詢問意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44位教師,9個班,315節課,我和教導主任從下午打電話一直打到晚上12點,理想課表被我們畫的面目全非。 以往我們學校的正式課表要開學一個月左右才能敲定,但我上任後,第一天就確定了。就是這件事,讓學校的老師,尤其是老教師看到了我們的做事效率,認可了我們的能力。就在我以爲自己是天選之子,能夠勝任校長一職時,我才發現我把一切都理想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