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思童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賬戶
      搜索
      查看: 1362|回複: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互聯網改變的中國

      [複制鏈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9 03:2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覽 |閱讀模式
      ]


      日前,谷歌旗下的Doubleclick公布了全球網站2010年4月獨立訪問人數前1000位排行榜。榜單的前20名裏,出現了7家中國網站。其中,騰訊、新浪和網易三家網站分別排名第9、11和15名,而另一家中國門戶網站搜狐則位列第21名。這些名字的出現表明,中國正通過互聯網與世界發生越來越密切的聯系,而這同時意味著,中國人的生活也在逐漸被互聯網改變。[詳細]

      我們的世界是“平的”:當中國人遇上互聯網



      [B]创立瀛海威的张树新,被认为是第一个把互联网商业化地引入中国的先行者。 [/B]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1996年,张树新的瀛海威公司在北京白颐路口竖起的广告牌,至今不少人依然记忆犹新。


        
      4萬人的“瀛海威”:當中國人第一次與世界連接

      1987年9月20日,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发送了从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一封邮件的成功发送,象征着中国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接轨的第一次。但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却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的4月20日,中国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然而,对大部分第一代网友而言,最熟悉的也许是“坐地日行八万里,纵横时空瀛海威”这宣传语——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出现之前,“瀛海威”是中国人接触互联网的唯一通道。1996年,“瀛海威”的用戶仅有屈指可数的4万人。而“瀛海威”,正是“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路)的中文音译。
      [B]
      3.8亿人的“信息方舟”:中国互联网新力量的崛起 [/B]





      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首次发布,当年,中国的网络用戶是62万;2009年,这份报告上的数据变成了3.38亿。从62万到将近4亿,中国网民的爆发式增长仅用了15年,而中国的互联网,也从一条不算宽敞的“信息高速路”、变成一艘承载着全球近1/4网络用戶的巨型“方舟”。

      過去近16年裏,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來自互聯網的不斷沖擊和挑戰,另一方面,中國網民爆發性的需求、習慣和思維方式,又參與了全球的互聯網世界的塑造過程。在Doubleclick公司發布的榜單裏,我們看到【前20名】百度(第8名)、騰訊(第9名)、新浪(第11名)、網易(第15名)、淘寶網(第16名)、優酷(第19名)、【前50名】搜狐(第21名)、天涯社區(第33名)等熟悉的名字。這一次,通過互聯網,中國人在門戶網站、在線溝通服務、搜索引擎、視頻網站、網絡購物等各個細分領域都占據了一席之地;第一次,通過互聯網,中國人站到了與世界一樣的高度。

        
      [B]“众声喧哗”的时代:当资讯成为公共产品 [/B]


      在谷歌发布的统计数据中,中国网站在前20名内占据了7个位置(三大门户网站里,新浪排名第11位、网易排名第15位,搜狐则不在20名以内)。谷歌表示,取样的用戶达到数百万,整个过程由计算机算法完成。


        
      資訊多維化:從論壇帖子到門戶網站

      對最早一批認識互聯網的中國人來說,BBS、論壇和聊天室是他們忘不掉的關鍵詞。當2010年南非世界杯馬上開始之際,還會有人想起1997年一個風靡一時的帖子:網友“老榕”發表的一篇名爲《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帖子,引起了中文互聯網網友的強烈共鳴。而後來,從論壇、聊天室和BBS“生産”出來的各種信息,逐漸加入了當時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紙媒專屬的大衆資訊領域。

      上世紀90年代末,帶有中國特色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相繼成型,水木清華、北大未名等網絡論壇也成爲有規模的言論集散地。2002年,由“博客中國”的誕生以及爭議作者木子美的博客,催生了全新的“自媒體”,個人,也開始得以提供資訊。而隨著微型博客、社交網站的誕生,中國人距離一個我們現在已熟知的多維資訊世界,已不遙遠。

      傳播多向化:開放讓資訊變爲公共

      互聯網産生了革命性的傳播方式。在互聯網時代以前,資訊傳播一直是單向的,是互聯網讓傳播從單向變爲多向、從封閉變爲公共。如今,盡管大部分資訊依然産生自傳統媒體,但在日新月異的中國,互聯網帶來的高效率傳播顯然更讓中國人動心。以博客等“自媒體”爲代表的、點對點的動態傳播模式,一方面讓中國人更便捷、迅速地接觸到最新資訊,而另一方面,他們也得以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對新聞的傳播效果産生影響。



      --------------------------------------------------------------------------------





      夢想照進現實:當互聯網不僅是虛擬世界

      在互聯網上消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被看作一種時尚,沒有網絡購物經曆的人,未免顯得有些落伍。由于網絡購物的興起,很多人形成了足不出戶的習慣,據報道,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每天從淘寶網上銷售的國旗就多達10萬面。


        
      數字化生活方式:從8848到淘寶網

      90年代末,當大部分中國網民還處于“懵懵懂懂”的階段,嗅覺靈敏的創業者已經蓄勢待發。作爲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是個天然的大市場,在各種商業力量蠢蠢欲動之時,他們所開創的新生活方式也向網民打開了一扇大門。

      如今幾乎無人不知的網絡購物,便是此最好的印證。1999年,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企業8848.com成立,中國人開始了利用網絡對生産、銷售、庫存和服務等環節進行操控。如果說,8848的創始人王峻濤(他曾被譽爲“中國電子商務教父”)只代表了少數企業家的前沿嘗試,那麽淘寶網讓每一個中國網民成爲買家或賣家的時候,我們已很難否認,互聯網已經通過數字化生活把我們帶進了另一個時代。

      網絡生活社區:虛擬與現實的“水火交融”

      在網絡購物以外,網絡在娛樂、教育等其他領域的興起及擴大,讓網絡社會的出現成爲必然。在網絡的世界裏,不僅新的生活方式不斷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新的群體和新的人際關系也在不斷形成。在虛擬社群中,網民利用社群成員的資格建構起新的社會身份和定義了新的關系——而這些身份與關系,同時又與真實的生活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無論是網戀和還是網絡犯罪,兩者都在表明,全新的虛擬社區已經成型,而它與我們生活的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
      互動是真正的“2.0”:當公共討論成爲可能

      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通過官方主辦的網站,跟網友進行在線訪談交流。

      互聯網時代,網友已習慣于通過各種“2.0方式”分享自己對社會、民生、時政領域事件的看法。


        
      官民互動:新公共領域的交流

      與改善生活相比,互聯網對中國的影響之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其開辟了一個新的公共領域。由于互聯網的特性,這個交流空間比大衆媒體更勝一籌,在這裏網民能夠自由討論、溝通和形成意見。曾經,中國人對外國官員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上開設主頁還感到很新鮮,如今,中國網民希望就公共事件、政府政策與官方對話,也已成爲可能。

      2008年以来,“网络议政”几乎成为了官方口中最热的词汇。从“天价烟”到汶川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中国网民不仅在对社会、时政事件形成关注,他们的讨论似乎正逐渐形成推动进程的力量。2009年2月一个标志性事件,曾让不少人惊喜不已:由于云南“躲猫猫”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的极大关注,云南省宣传部破天荒邀請网民组成“真相调查委员会”。

      話語權立體化:無聲不再勝有聲

      在互聯網出現以前,王小波的一句話,曾被無數次引用:“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一個沈默的大多數。”但互聯網的到來、及其所帶來的傳播媒介的多樣化,改變了語言體系的單調、也改變了話語權力的格局。

      2000年是中國網絡論壇的“黃金時期”,但在早期,“精英”、“意見領袖”依然主宰著哪怕只是灌灌水的論壇。“草根”的創造性和活力,是從“斑竹、馬甲、頂、沙發、樓主、大俠”等網絡語言的流行開始的。從網絡論壇到個人博客再到微博客,反映的是中國互聯網生態從網絡語言的生成、話語方式的演進到話語權格局的變遷。而在此之中,中國網民表現出的強烈參與精神和責任感,又讓虛擬世界的“幹預力”不斷增強。沈默,已不是互聯網時代中國人的姿態。

          互聯網雖然源自西方,但把中國稱爲“是最大的受益者”並不爲過:互聯網讓中國人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乃至價值觀的改變,猶如孵化了一個新的社會。今天,我們既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衆多有益變化,也看到中國互聯網力量開始對世界産生的影響。然而,坐擁全球最大的網絡群體,中國互聯網力量如何能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依然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2#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03:12:04 | 只看該作者
      我要好好看看 这就是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3#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03:13:33 | 只看該作者
      瀛海威----那個時候是第一家提供聊天的---交流都市  很新奇的
      4#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03:15:06 | 只看該作者

      Z2Kass4p.201068191458-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5#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03:21:56 | 只看該作者

      pZBNwAzS.201068191641-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bnzexMGu.201068191723-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bFYGyHFG.201068191744-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oiTs9eSq.201068191812-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XxR34VoO.201068191830-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Lu0TLrBc.201068191849-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nnn11W5x.201068191905-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S2hBBPkX.201068191923-287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6#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03:29:48 | 只看該作者






      [/quote]
      7#
      发表于 2010-6-9 08:01:06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2月一个标志性事件,曾让不少人惊喜不已:由于云南“躲猫猫”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的极大关注,云南省宣传部破天荒邀請网民组成“真相调查委员会”。
      ---------
      可見中國人對互聯網的重視。
      8#
       樓主| 发表于 2010-6-9 15:28:04 | 只看該作者
      互聯網把中國的普通百姓推向了世界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思童網

      GMT+8, 2025-9-11 05:56 , Processed in 1.09406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4009328號-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複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HoME开心激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