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思童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賬戶
      搜索
      查看: 12893|回複: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創]因緣黃檗訪慈光——福清漁溪萬福寺記遊

        [複制鏈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06:3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覽 |閱讀模式
            我是相信佛法无边的。于是每到一处,必要寻访当地名刹古寺。未必进香,却带着一颗虔敬的心。??
      ??出差路過福清市漁溪鎮,便有意探訪這裏的黃檗山萬福寺。??
      ??黃檗山古時以盛産黃檗木而得名,萬福寺在唐貞元五年開始興建,朝廷賜名爲“建福禅寺”,俗稱“黃檗寺”,亦稱“萬福寺”。1928年突遭山洪洗劫,寺院損失嚴重。1949年又罹火災,千年古刹毀于一炬,藏經、文物焚毀殆盡。現所見寺院是在部分遺址上重修而成。??
      ??知道萬福寺是因爲曾隱約記得這裏出過一位高僧隱元大師。他是一位鑒真式東渡日本推廣佛法的佛學大師,並且將中國文化中的建築、雕塑、書法、印刷、醫藥、音樂、飲食等傳入日本,對日本近世佛教産生巨大影響,成爲日本佛教禅宗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這裏不僅是我國禅宗的一大道場,也是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祖庭。至今香火旺盛,不時有日本友人和僧人及海外華僑來訪尋宗膜拜。??
      ??萬福寺前一扇新修的山門平和地迎接著我們。??
      ??從敞開的門扉看去,一派綠意環合,翠竹、綠樹、紅牆、石徑,別有洞天。一擡腳便踏入山門遠離了紅塵。??
      ??人也奇怪,一般到了寺廟之中,都會自覺地輕言輕語,輕手輕腳,仿佛都怕驚擾這一方聖地,打擾了方外淨界。于是踏著石徑輕走,不時顧盼左右。右邊新生的石徑末端,老遠就看到一尊漢白玉雕鑿的觀音大士微笑著站立著,正在仔細端祥我們的佛緣呢。而我們舉目觀之正如浴在光明之中。
      ??觀音大士像前是一個四方平整約百來平方的放生池。綠水蕩漾,波光粼粼,倒影著夾寺而立的山峰,分外幽靜,在池的右角有一石雕龍頭,正汩汩地流著清清山泉,數百年來山泉都終年不涸。放生池中有大小不一的龜鼈上百只,中間錯雜著數十尾紅鯉。魚兒靜靜地潛遊著,龜鼈大多數在兩塊露出水面的板上曬太陽,怡然自得。偶有幾只小龜在水中慢悠悠地撥弄著掌蹼,閑庭信步般穿行在倒影的雲山之間。空氣間滲透著山林獨有的林木味道,不知名的蟲鳴透過草樹間傳來更添寶刹的幽遠。??
      ??觀音大士像後就是天王殿了,因爲沒有開放,只能從窗格間看進去,隱約可見一尊彌勒佛,兩旁是四大天王。于是我們從殿左側繞行。??
      ??眼前豁然一亮,便見大雄寶殿巍巍然崇立在前方。??
      ??袅繞的青煙隨風扶搖飄散,誦經聲隱隱傳來,雖然那是錄音機播放的,但那清馨梵唱依然象祥雲湧動,如清泉中湧起朵朵蓮花,閉上眼便覺得那透明般的音樂在內心裏流轉綿延——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微笑不語。??
      ??大殿前的庭院中,有一株古榕樹,幾百年的風雨澆淋,依然須發密布,虬枝如龍,不知是哪代高僧所植?象一個曆經磨難的老僧,卻又神態安祥,正在細細體察著人間的煙火。??
      ??步上殿前台階,擡眼處卻意外發現大殿右側豎立著一根旗杆,旗杆上赫然是國旗。這是我第一次在寺院中見到飄揚著的國旗。涉外交往的寺院廟宇並不在少數,獨這裏僅見。驚奇之余,不免心裏又多生了一份敬意。??
      ??殿內佛祖已然入定,“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于寂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敬仰著佛祖甯靜、愉悅、超脫的微笑中還是無法參悟佛祖的出世人格的。“處于濁世,當如蓮花,不爲汙染”——我輩慧根未淨,難啊!??
      ??大雄寶殿後就是藏經閣和法堂。未開放。門前左右一鍾一鼓肅然。??
      ??藏經閣的左側石徑便是隱元橋,直通“隱元紀念堂”了。橋畔一亭,亭中豎一銅質觀音立像,相貌端莊慈祥,手持淨瓶楊柳,甚爲莊嚴。衆生煩惱困惑,她于苦海中象一盞長明燈,指示著從塵世到淨界的道路。于是想起趙碬的詩句:“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雲。”??
      ??過了隱元橋便能看到“隱元紀念堂”了。匾額所書字字端正飽滿,是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書。由此可見萬福寺在中國佛教界的地位,隱元大師在曆史中的功績了。??
      ??紀念堂前左側專辟一角立有“東渡僧人供養碑”,碑上刻有數十東渡日本的僧人法號,端莊靜穆,令人敬仰。可以想見他們立于潮頭浪尖淡定自若的神情。東渡傳經的僧人多死于海難。??
      ??进入纪念堂,便看到一尊高僧塑像,白发白眉褐须,面容慈蔼,右手禅杖,左手拂尘,身披袈裟,极为亲切。在隐元大师的慈眉善目中,我们怎能想象得出他就是著名的东渡高僧呢?整尊塑像是从日本迎請回来的,是当年隐元大师生前模样,乍看不过就是古时的一位邻家老翁,正如他自己写的诗句里的样子:“宫殿飞来松隐中,却容卤莽掣颠风,松仙影里呵呵笑,难得西来一老翁。”
          纪念堂两侧分别挂有两幅当代日本著名画家根据他的故事创作完成的水墨画。在两幅画的中间都高悬着一块巨大的红木制成的日本万福寺的写真雕像,上面的山水花树院舍人物清晰可辨。日本万福寺是依据当年福清万福寺的规模样式照搬过去的,因此,从这两块巨像中能够推想出当年这里的寺院整体的宏伟气势,威严法度了。??
      ??清順治十一年隱元大師以63歲高齡東渡弘法,樹立宗風,成爲中國佛教界惟一在日本創立新宗派的中國僧人。如今僧俗信徒遍及全日本。1673年4月3日,隱元禅師在日本圓寂,時年82歲。隱元及其弟子能書善畫,他和高徒木庵、即非被尊稱爲“黃檗三筆”,如今日本萬福寺仍存有他們手書的44幅匾額、56幅對聯,被尊爲國寶。此次在福清黃檗山萬福寺隱元紀念堂,未見其影印手書、相片及其他遺物,頗爲遺憾。??
      ??由紀念堂出而沿原路返回到藏經閣,從左側石梯而上,便是禅堂了。是現在萬福寺較爲古老的建築之一,因而便有古舊破敗之感,那斑駁曆曆的牆面上寫滿了時光,透露著多少佛門真言,只是渺渺人世中幾人能參悟???
      ??堂前一棵百年老桂樹依然綻放清香。??
      ??這裏是寺院的高處,從這裏俯望,但見紅牆高檐,大小僧舍,幽靜石路在婆娑綠影間,曆曆可辨,自在無礙。一只蝴蝶在桂花樹前翩跹翻飛。萬福寺仿佛在我的心田裏種上了一朵蓮花,于是居然有悟:塵間縱有通天路,不若黃檗聽梵音。學佛之人來這裏修行必得上乘佛法,能證菩提!??
      ??因爲行程倉促,另有數個景點無可到訪,不得不匆匆辭別這清淨之地,又作浮生一日遊。??
      ??于是出了佛門又入紅塵。??
      2#
      发表于 2008-10-29 06:36:13 | 只看該作者
      我也信佛的,同行都是佛家弟子啊![em13]
      3#
      发表于 2008-10-29 07:28:50 | 只看該作者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4#
      发表于 2008-10-29 07:29:53 | 只看該作者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麽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麽都很順。
      5#
      发表于 2008-10-29 16:37:35 | 只看該作者
      個人信仰。多數人都信。
      6#
      发表于 2009-2-28 02:13:08 | 只看該作者
      看我笑,笑也非笑,世事多苦非笑如何极乐? 任你拜,拜即不拜,心存如许不拜何来红尘?
      7#
       樓主| 发表于 2009-3-3 03:29:59 | 只看該作者
      這對聯極有風采!
      8#
      发表于 2009-6-26 09:31:36 | 只看該作者
      ?于是出了佛門又入紅塵。?
      9#
      发表于 2009-6-26 12:21:21 | 只看該作者
      這裏修行必得上乘佛法,能證菩提!
      10#
      发表于 2013-4-1 16:22:15 | 只看該作者
      心中有佛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思童網

      GMT+8, 2025-9-7 22:48 , Processed in 1.141187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4009328號-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複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HoME开心激情电影